对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33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临湘市政府门户网站   日期: 2022-11-04 11:26
浏览量:1 | | | |

 

临农字〔2022〕12号B类同意公开

对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33号建议的

答  复

 

王学军等代表:

你们在市第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你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视和关心。在建议中针对目前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指出了工作中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农产品市场乱象隐患突出和监管能力薄弱等问题。提出了营造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良好氛围、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推动监管制度落实落地和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等建议。你们的建议非常好,为我们推进该项工作提供了好的思路,十分感谢!收到你们的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成立了工作组,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特作如下答复。

一、关于大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良好氛围的建议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重大民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特别是习总书记强调,能不能在这个问题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安全”。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任务一件大事来抓。按照“标准化创品牌,市场准入促管理,体系建设强基础”的工作思路,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特别是2018年开始,我市以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契机,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向广大民众传授了农资识假辨假常识,宣讲了购买假劣农资的危害性,普及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了群众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维权能力,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氛围。市农业行政执法大队通过3.15食品安全宣传周、春季农资打假和“利剑”行动等专项活动,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要求,认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做到执法检查与宣传教育全面覆盖。结合农资市场检查,进行广泛宣传发动,给每个门店发放小册子或明白纸,绝大部分农药经营者均初步了解了种子、农药新规要求,增强了依法经营的自觉性和质量安全意识。近三年,我们共出动宣传车辆142台次,悬挂横幅85条,接受群众咨询0.9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0多份,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技术培训班18期(次),培训技术骨干410人次,培养农技干部和农民1100多人次,基本形成了全民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共识。2021年,我市成功创建成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国安县的创建打下了基础。

二、关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的建议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点在乡镇,建设的主战场在乡镇。我们坚持按照省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规范要求,高标准建站,决不简单应付。我们按每站8—10万元的标准投入,并规定乡镇财政配套5万元以上。到目前已完成投资264万元,其中市本级投入180万元。全市13家监管站,都建立装修了独立的办公室、检测室。检测室内配有专用检测台,各站配齐了农残速测仪、电子天平、冰箱、恒温箱、振动器等11项基本设施。农技站都加挂了监管站牌,六项制度统一制作上墙。设置了岗位牌、阳光台。全面建立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档案、农业投入品经营主体档案、监管巡查记录、监督检测记录、监督检测抽样单和委托检测申请单、整改通知书等设置齐全。目前,我市乡镇监管站已全部达到了“五个规范化”创建标准,其中江南、聂市、白羊田、五里、桃林5个乡镇站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站。同时,积极推进乡镇监管队伍网格化、专职化,形成主管农业领导为网格长,乡镇农安员为监督员,每个行政村聘有1名协管员,建立了网格化监管队伍。采取“分级培训,分级管理”的办法,组织开展镇、村两级监管人员业务培训,每年参训人员都在200人次以上,监管人员的法律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三年来,全市13个镇(街道)农产品监管站共完成农产品检测样品5.9万个,合格率99.93%。同时,乡镇农安监管站在日常巡查监管中,发现并及时上报和协助市农业执法大队,查处种子农药案件5件,有力地净化了当地农资市场,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2018年开始,我市根据省厅追溯体系项目建设要求,投入100万继续为基层监管部门、省市级龙头企业和“二品一标”企业配套检测、追溯硬件设施,进一步提高监管能力。

三、关于推动监管制度落地落实的建议

为推动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引导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我们主要抓好了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和国家追溯及湖南省“身份证”信息管理平台入驻赋码工作。

我们主动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合格证试行工作,并提请市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合格证”等工作相关事宜,同意解决专项资金,并记入办公会议纪要,将其纳入对镇(街道)食品安全工作、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对措施不力、工作不实、任务完不成的地方,将约谈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问题严重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追责问责。制定了出台了《临湘市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明确我市蔬菜、水果生产基地、畜禽水产养殖等为重点实施范围。成立由农业农村、商务粮食、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相关领导,任正副组长的全市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工作领导小组。由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基地准出,引导全市所有试行主体自主、规范和确保质量安全开具出具规范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实现生产基地带证准出。由商务粮食、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市场准入。商务粮食部门负责行业指导,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通过督促指导全市大型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市场开办者抓好落实,建立准入制度, 积极索证、验证和建立合格证公示制度,引导生产主体或经营主体主动遵守和配合。目前,共发放合格证告知书2000余份,合格凭证3000余本,下到相关农产品生产主体宣传1200人(次),让生产经营主体认识到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具合格凭证。

同时,我们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专项检查督查,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开具合格证的行为。建立健全产地开具、流通赋证、入市查验、亮证销售、凭证溯源的全程管控制度,加强监管巡查和监督检测,督促落实生产者自控自检措施,推动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全覆盖。

做好农产品“身份证”管理和国家追溯平台入驻及产品包装上赋码标识工作,主办培训班3期,培训245人(次),上门指导服务企业、合作社51家。目前,共有198家生产经营主体进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进入湖南省农产品“身份证”管理平台的备案企业36家,备案农产品数量85个,全市有83个备案农产品已赋码用标。

四、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建议

农产品质量安全牵涉面广,关乎民生问题,我们绐终坚持把控源头,落实农业生产标准化技术责任。一是落实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我市围绕本地特色产业,落实茶叶、水果、优质稻、蔬菜等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稻鸭共栖、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二是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全面推广高档优质稻品种、规范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专业化防治、机械耕种收五项核心技术。在聂市镇、长塘镇、坦渡镇创建部级水旱轮作模式绿色高产高效万亩示范片4个;在长塘镇、聂市镇、坦渡镇创建水稻“早加晚优”万亩示范片3个,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模式,统一育秧,统一水肥管理,统一收购。通过积极开展粮油生产项目实施,辐射带动全市粮油生产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在开展“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基础上,通过健全建立质量安全标准化、农业投入品、检测监管预警、产品质量追溯、产地环境监测监管等体系建设,新创建面积2亩,取得了良好效果。市“永巨茶业”、“明伦茶业”已出口创汇650万美元,产品远销俄罗斯、阿尔及利亚等六个国家。继续抓好了江南2万亩蔬菜基地和五里千针蔬菜基地的创建。这些基地的创建,对促进我市农业标准化生产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继续加大对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扶持力度,全市获省植保植检站授权服务组织达7家,市财政投入150万元,采取“以奖代投”和“先实施后补助”的形式,着力扶持服务组织发展。全市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面积达30.8万亩,占粮食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0%。四是积极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在聂市镇黄盖村、坦渡镇定湖村实施早稻绿色防控技术示范,面积4000多亩。通过采用杀虫灯、性引诱剂捕杀技术,减少了1次早稻防治二化螟施药。在桃林镇白石茶场实施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面积2200亩,安装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25台,安插黄板15000片,实施后茶园没有施用其他化学药剂,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取得了较好成效。五是开展“二品一标”认证工作。加大了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力度,先后有湖南君乐米业、胡子哥茶油等15个单位26个产品通过了国家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通过加快产品认证,我市打造和提升了“龙窖山”牌绿色大米等一批精品名牌,不仅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提升了我市农产品质量整体水平。

感谢你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2年8月17日 

 

 

承办负责人:方艳平

承办人及联系电话:彭  高15115011959

                                                      

报:市人民政府建议提案办公室                           

抄送:市人大联工委                                     

临湘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22年8月17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