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区域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优化空间结构
——推进实施多规合一。按照“生态优先,底线控制”、“战略引领、科学发展”、“多规统筹、优化布局”、“信息共享、公众参与”的原则,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规模指标为约束,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搭建的空间框架为平台,协调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形成共同的城市空间发展、产业发展、土地资源保护格局,统一全市定位和规划目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合理划分三类空间。将市域划分为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通过三类空间的合理布局,形成统领市域发展全局的规划蓝图、布局总图。其中,城镇空间约占全市面积的10%,要着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单位国土面积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控制工矿建设空间和各类开发区用地比例,促进产城融合和低效建设用地的再开发。农业空间约占全市面积的50%,要强化农地保护,推动土地整理,促进农地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严格建设用地管控,优化整合农村居民点,繁荣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农村田园景观。生态空间约占全市面积的50%,要加强林地、草地、河流、湖泊、湿地等生态空间的保护和修复,提升生态产品服务功能。实行严格的产业和环境准入制度,严控开发活动,控制开发强度。对其中的禁止开发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强制性保护。
——强化空间布局衔接。落实《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作为规划衔接的平台,为相关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和接口。包括城市增长边界、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等相关空间规划的管制分区和边界划定,应在三类空间布局的框架下进一步细化,形成更具体的空间管制分区,通过三类空间和细化的管制分区,形成综合与专项相结合的空间管控体系。
第二节 城镇空间布局
——区域空间格局。坚持“城乡结合、区域一体、重点突破、全面带动”的方针,按照“点-轴-面”的发展模式,合理布局城镇的原则,构筑“一核、两轴、三片区”,西接岳阳,北连长江的区域空间布局形态。其中,“一核”指中心城区发展核,重点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三轴”包括滨江产业发展带,“岳-临-荣”城镇一体化发展带,两湖商贸发展带。“三片”包括都市综合服务片区,滨江产业片区和生态农业和旅游片区。
——市域城镇体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快构建“一城两区、三个中心镇、两带三轴”的市域城镇体系,形成结构合理、有序推进、协调发展的格局。其中,“一城两区”指大力推进老中心城区优化拓展,与北部儒溪片区的产业发展。“三个中心镇”,即以建设市域副中心城市为目标,打造分别位于市域东部、南部以及北部的羊楼司镇、桃林镇以及黄盖湖镇,拉动市域总体均衡发展。“两带”指西部纵向产业带,对接岳阳临港新区,东部绿色发展带打造临湘特色产品与休闲旅游轴带。“三轴”包括长江沿线村镇发展轴,京广铁路村镇发展轴和杭瑞高速村镇发展轴。
——中心城区结构。根据城市空间导向和现状城市形态,确定中心城区“两心、三轴、五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其中,“两心”指北部城市中心和南部城市副中心。“三轴”包括沿临湖公路、临鸭公路、长安河和上港溪的城市发展轴。“五组团”指根据自然山水和交通线的分隔,形成城北工业、高铁新城、河西、桥东、三湾五个组团。
第三节 产业空间布局
——工业园区空间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发展等战略叠加机遇,按照明确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企业,延伸和拓展产业键条,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积极引导产业向园区聚集,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大力实施“一园五区”战略。一园:即临湘工业园。五区:即以先进机械制造、电子商务、建筑材料、钓具等产业为主的三湾工业区;以化工新材料、石油化工和有色金属冶炼等产业为主的滨江化工区,以水泥、建材、农业化工产业为主的白云产业区;以矿产品加工和光伏发电为主的桃矿工矿区;以竹木加工和制品的湘北楠竹产业科技园区。
——桃林独立工矿区产业空间布局。矿区整体空间布局概括为“一园一轴,两基三区”,其中,一园指位于陶矿街道的绿色建材工业园;一轴指串联桃林镇、陶矿街道和忠防镇的矿区商业发展轴;两基分别指位于桃林镇的盆景花卉繁育基地和位于忠防镇的绿化苗木繁育基地;三区指以桃林镇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发展区,以陶矿街道为主体的绿色工业发展区,以忠防镇为主体的文化旅游发展区三大片区。
——农产品加工空间布局。着力打造黑茶、蔬菜、畜禽水产、粮油等四大产业加工园区。其中:“临湘黑茶”产业园区,在最兰坡规划黑、黄茶产业园区,以明伦茶业为龙头,承接市茶业公司、三湘茶业、永巨茶业等骨干企业转移,升级改造金雄茶厂;蔬菜加工园区,在羊楼司镇建立蔬菜加工园区,发展酱菜、脱水蔬菜、豆制品等蔬菜深加工;畜禽水产加工园区,以聂市镇省级绿色健康养殖示范区为依托,连通鸭栏、黄盖码头,在聂市镇建立畜禽水产加工区。以湖南味爽食品、岳阳洞庭传奇等企业为龙头,积极发展冷链物流,大力开展畜禽水产深加工;粮油加工园区,利用城区工业园的区位优势,规划粮油加工园区,以湖南成事粮油收购有限公司、市家乐米有限公司、湖南龙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开展优质粮油的深加工。
——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立足临湘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把握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以培育“江湖名城,神秘临湘”的核心品牌为战略重点,实施“全域发展、创新引领、龙头崛起、品牌先导、服务提升、区域联动”六大战略,构建以临湘市旅游综合服务核心、南北全域自驾景观游憩环、北部三国水乡文化旅游板块、中部山地养生度假旅游板块、南部红色探秘文化旅游板块为主体的“一心、二环、三板块、八节点”的“1238”临湘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第四节 生态空间布局
——生态功能分区。将市域划分为生态功能核心区,生态功能缓冲区、农产品环境安全保障区三类生态功能区。其中,生态功能核心区,主要为市域范围内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保护区域,如自然保护区、自然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和饮用水源保护区等,还包括生态环境极敏感和生态服务功能极重要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生态功能缓冲区,为市域范围内生态系统功能重要,关系较大范围区域生态安全,需要保持并提高生态调节能力的区域,包括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主导环境功能区域。农产品环境安全保障区,主要包括粮食及优势农作物生产区和内陆水域养殖区。
——环境功能分区。将临湘市全域划分为自然生态保留区、生态功能保育区、食物环境安全保障区、聚居环境维护区、资源开发环境引导区等五类区域。各类环境功能分区依照区内自然、经济、社会特点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相应的环境管理要求,分区管控,空间落地,对接同级规划。
——空间管制分区。将市域空间划分为已建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等四种管制空间。其中,已建区主要包括现状城镇建设用地以及周边已建设设施用地等。适宜建设区位于城乡规划确定的空间增长边界内,是依照城乡规划可以建设的地区。限制建设区指需要有条件控制建设行为的地区,不宜进行城市建设,主要包括农村居民点、自然人文景观周边地区、地下水一级保护区、军事管理区安全保护范围、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的三类用地。禁止建设区指以保护为主、严格控制开发建设行为的区域。主要包括生态林地、风景区用地、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地、内湖、水库、滩涂、水工程管制建设区、军事禁区安全保护范围、生态绿化走廊和具有生态功能的湖泊、河流以及历史文化遗产、基本农田保护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