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暨2024年计划草案报告

来源: 发改局 发布时间: 2024-01-31 11:24 浏览次数: 1

关于临湘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2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3年12月20日在临湘市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会会议上

 

临湘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临湘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国际动荡局势的影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力打好发展“六仗”,促进临湘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地方税收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9%2%11%8%10.76%8%9%。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生产需求逐步改善,市场价格基本平稳,民生保障力度加大,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总体稳定。

(一)致力抓经济稳增长,产业质态更具活力

一是工业经济企稳向好。预计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可实现增速9%。全年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1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创新型中小企业44家,组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1家,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省级研发平台8家,新材料企业1家,首批次奖励项目2家,单项冠军(产品)1家。浮标(钓具)特色产业发展链条更加完善,临湘钓具电商物流园被国家商务部授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已入驻10多家企业;钓具龙头企业池海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二是文旅消费稳步复苏。1至9月社零完成84.68亿元,增速8.9%,预计全年增速可达11%。不断深挖夜间消费市场潜力,我市新天地商业步行街获评湖南首届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区。旅游景区浮标小镇、梅池民宿成功进入首批湖南文旅消费“新生代·新场景”名单;6501景区成功创建岳阳市廉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预计全年旅游总收入可达60亿元。

三是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完成了年度84.6万亩以上,总产超过35.1万吨的粮食生产任务面积和产量任务。2022—2023年总投资8635万元,5.21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已全面竣工验收,全面投入使用。全市共有家庭农场28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18家,基本覆盖了全市农业的主要产业。引导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2.02万亩,规模1000亩以上的土地流转示范点17个。通过信贷扶持项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成效显著,市建行先后为27个集体经济合作社发放乡村振兴“共享贷”6650万元,市农商行为5个集体经济合作社累计发放贷款2340万元。

(二)致力抓项目强基础,投资支撑更具韧性

一是招商引资成效不断凸显。全年签约、开工、竣工投产重大产业项目126个,引进“三类500强”企业6家。湘商回归投资新注册企业数完成情况11家。全市71个重大建设项目开工66个,开工率达93%,完成投资计划90%。

二是争资争项效率不断提升。年初我市确定了60.5亿元的争资任务,5月份,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又将全市争资争项工作任务调整到65亿元,增加了4.5亿元的任务分解到各单位。截止12月11日,全市到位上级资金56.79亿元,占目标任务65亿元的87.37%。其中地方政府债券到位资金13.47亿元。预计全年可到位各类资金65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0%。

三是园区发展动力不断增强。预计全年成技工贸总收入增长20%;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87%;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6%;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1.4%;上交税收同比增长16.77%;亩均税收同比增长43.5%新一轮的调区扩区工作已完成前期资料,预计12月份可完成高新区绿色化工产业园5451.9亩的扩区工作,有效保障绿色化工产业未来3-5年发展空间。

(三)致力抓改革育新能,发展环境更具吸引

一是重点改革不断深化。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厅共进驻30个行政事业单位和19个公共服务单位,集中办理3360个审批服务事项,依申请类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驻率达到100%。高新区被确定为湖南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园区,128项赋权改革全部到位。积极探索“三资”运作改革工作,盘活“三资”81亿元,形成收入20亿元,为高质量发展破解难题。

二是创新环境持续改善。全年创新驱动发展10项二级指标共20项细分指标综合得分排岳阳各县(市)区第1名。出台了《临湘市推进“智赋万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扎实推进网络设施强基、核心技术攻关、数字产业集聚等攻坚行动,为实体经济转型插上“智能化翅膀”。预计我市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智赋万企”指标综合得分排岳阳各县(市)区第1名。选派80名科技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临湘市科技专家服务团,派驻26个行政村和80家企业进行科技指导和服务,完成科研助理岗位开发58个,超额完成93.3%;为科技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辟融资绿色通道。

三是营商环境日趋向好。研究出台了《临湘市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临湘市支持企业股改上市(挂牌)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6家企业年底将在湖南股交所挂牌。对企业挂牌、上市、融资进行了细化和规范,对我市成功上市的企业分段进行奖励,累计奖励金额达到1000万元。充分发挥好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基金的作用,我市银行贷款余额为230.3亿元,较年初新增贷款余额32.7亿元,增速为16.5%,预计全年可完成新增贷款投放35亿元;为小微企业风补基金白名单企业共160家,发放贷款161笔,总金额5.82亿元。全市各银行机构立足临湘特色产业发展,开发了竹木贷、浮标贷等金融产品,累计为竹木家居企业发放贷款7.86亿元,浮标钓具企业3.11亿元。

(四)致力优环境促融合,城乡面貌更具魅力

一是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大力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项目目前已完成选址、立项、初设、招标等工作,1号栋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消防设备设施安装已全部完成,自动分拣线设备和智能信息平台正在安装调试,绿化带已拆除,停车场正在进行场地硬化;2号栋主体工程建设已完成70%,5家快递企业已签订入驻运营协议,村级末端服务站点已建成70个。完成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建设74.471公里,占省、市任务的109.52%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临鸭公路海螺至杨桥段第三层沥青铺设已完成,正在做好安全设施设置及扫尾工作。路口至新球公路(琵最线)正在办理受监和施工许可等手续,同时,已进行红线沟开挖。高新区滨江片区6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将在年底竣工。

三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完成了10个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根据省生态环境厅最新的全省县市区环境质量状况通报,我市水环境质量在全省排名提升18位。制定了《临湘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提升管控措施》对全市涉气工业企业进行了全面摸排,督促了24家涉气涉VOCs工业企业制定夏季错峰生产计划。提前3年完成了沿江1公里内22家化工企业整体退出,在全省率先破解“化工围江”问题,实现了企业搬迁“零差错”、产业发展“零流失”、就业人员“零信访”。我市退出搬迁典型经验先后被新闻联播、新华网、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日报、岳阳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

(五)致力强保障民生,发展成果更具温度

一是社会保障水平日益完善预计全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可达47万人,参保率103%征缴医保基金6.47亿元,累计支付5.26亿元。目前全市养老保险参保33.548万人,完成99.7%工伤保险参保4.2万人,完成105%失业保险参保1.96万人,完成103.15%。完成失业人员再就业4868人,超额完成62%;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071人,超额完成7%;城镇新增就业4807人,增长100.15%;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发放2500万元,完成率100%

二是社会事业发展优质高效。2023年,全市高考本科上线1818人,特控线上线1000人,600分以上93人(人数为上年2.5倍),高分人数和上线率创历史新高认捐认建的市第八完全小学新建两栋教学楼项目、3所中小学校寄宿制学校改造项目、21所小规模学校撤并项目如期完成。市第二中学“徐特立项目”顺利推进,目前2栋学生食堂新建项目、3栋学生宿舍楼维改项目已完成。114个行政村卫生室门诊统筹医保定点开通率100%,开展医疗服务率100%,医保报销率均达100%,达到了服务“全覆盖”,切实打通了医疗保障服务“最后一百米”。临湘市图书馆荣获国家一级图书馆荣誉称号;临湘市羊楼司镇入选岳阳市第二批非遗村镇;绿茶制作技艺(白石毛尖茶制作技艺)被评为第六批岳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三是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2023年全市信访秩序进一步步入良性轨道,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5.3%,越级上访同比下降27.8%,没有出现大规模集访、越级非访舆论炒作标志性事件。全力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生产经营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均下降67%、58%。出动街面巡逻防控警力8000余人次,处置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51余起,帮扶救助群众83人次。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2023年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下,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一些矛盾和困难依然存在,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仍需不懈努力。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不减,部分重点企业减量较多,新增长点支撑力度不够,主要经济板块利用外资发力不足,财税收支平衡压力较大;二是要素制约日益明显,结构性就业矛盾依然突出,土地资源日趋紧张,能耗标准更加严格,对项目推进造成了一定影响。三是民生保障有待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差距,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社会事业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关于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2024年,国内经济复苏的关键之年。在这一年,中国经济将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社会建设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中国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将围绕临湘经济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目标,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初步确定2024年临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

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

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5%;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5.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增长7.7%;

7.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税收收入增长8%;

8.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7.5%。

围绕以上目标任务,我们必须扎实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产业转型、提质增效,推动经济增长再提

一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化工产业向绿色化、精细化、高端化转型。以海螺、兆邦陶瓷为龙头企业带动建材企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通过建立产业联盟、共同研发等方式,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二是促进特色产业提档提质发展钓具浮标电商产业“以竹代塑”竹产业。推动吉成、交投城乡基础物流项目竣工运营;培育龙头企业以龙头和电商“双驱”带动其它企业“微升小、小升规、规升巨”,加快推进“以竹代塑”实施方案尽快出台,努力提升竹木产业附加值,着力推动特色产业富民又强市。

三是培育新兴产业壮大。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要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加强5G、千兆光网建设等网络设施的统筹规划、整体布局和协调联动,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持续推动产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企业上云突破1000家、上平台突破100家,两化融合贯标在线评估诊断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加快推进光伏发电、充电桩等新能源领域建设。抓好湖南省创新型县市建设,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2%以上,完成财政科技支出1亿元左右,技术合同登记300项、登记额突破3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0%。

(二)聚焦项目引领、招大引强,推动有效投资再发力

一是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围绕产业、园区、民生、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搜集整理2024年重大项目建设计划,按程序报市政府、人大、市委审议通过后,严格按照市级领导联点和“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一个重点项目、一位市级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名责任人员、一套工作方案、一支工作队伍等“六个一”运作模式推进项目建设。

二是精准实施招大引强战略。2024年预计到位资金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聚焦绿色化工、新型建材、浮标钓具、竹木家居、文化旅游、中非工贸6大产业,全面实施“核心强龙头、上游强供应、下游强配套”计划,精准招引一批链条对口项目,加快补链、延链、强链。与云溪区联动协同、互补错位构建产业联盟,引进乙烯产业链重点项目5个以上。新注册湘商回归企业12家以上,各镇街落实乡友招商项目4个以上。

三是全力完成争资争项任务。一方面加强争资项目的储备包装力度,积极分析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常会等重要会议精神,研判国家、省政策支持方向,靠前包装符合政策方向的项目,做大我市争资项目库盘子;特别是今年提前储备的150个中央预算、地方政府专项债、特别国债项目,积极跑省进京,加强对接沟通,确保我市争资份额不丢的基础上,争取更多的额外资金;另一方面完成争资争项65亿元其中竞争性资金29亿元专项债10亿元以上。

(三)聚焦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能级再提升

一是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供销改革。继续推进村级供销合作社建设,打造示范社5家,形成临湘特色的创建经验力争进入岳阳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绩效考核先进行列。完成2024年基本医保参保39.5万人的工作任务,将参保覆盖面巩固在95%以上,争取岳阳市基本医保全覆盖工作先进单位。持续深化“放管服”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切入点,靶向解决行政权力运行中的难点、堵点,整体提升各项改革措施落地成效。纵深推进“就近办”改革,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窗、只跑一次路。

是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紧紧依托岳阳自贸区的政策叠加优势,深度参与岳阳市自贸、跨境业务一体化的联动创新区建设,帮助一批有条件的外贸型企业对接海外市场,拓展跨境电商业务。稳妥推进岳阳自贸片区与临湘高新区协同联动区建设,明确发展方向、范围、重点任务、创新机制等,出台具体方案。根据产业联动需要,以现有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为思路,实现产品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耦合,链上吸引综合实力强的企业入驻园区。

是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根据服务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需求,大力落实“带方案项目审批”“惠企政策免申报免审批”“特事特办”“容缺受理”“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等制度,制定更多“合身”“解渴”“有感”的惠企政策,建立公平竞争的企业培育发展环境。全方位推进良法善治,建立健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闭环管理、一体服务的审批监管工作衔接机制,优化审批服务,强化行业监管,探索“大数据联合体检”行政检查制度,让“政府用心抓环境、企业用心抓经营”成为常态。

(四)聚焦融合发展、生态宜居,推动城乡环境再优化

一是注重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生产“二品一标”提升行动,积极创建绿色、有机农产品,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做优做强茶叶、油茶、生猪、蔬菜、稻虾、中药材、水产、竹笋、豆豉、豆制品、酿酒等“一乡一品”产业。持续深化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和临岳城际公交改造 ,优化公交线路,科学调度运力,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市民安全便捷出行。

二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紧盯重要交通工程,计划开展S206桃林至白羊田干线公路改造,拟建设农村公路40公里(含撤并村公路13公里),安防工程45公里,危桥改造5座,力争完成5个公交首末站建设。同时,妥善做好临鸭公路扫尾和鸭栏码头提质改造协调工作,不断完善我市交通基础设施条件。2024年计划实施总投资达4.9亿元,包括江南垸、黄盖垸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团湾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建团湾水库灌区工程、鸭栏泄洪闸除险加固工程、2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游港河四期治理等水利项目;投入1000万元用于农村供水工程提质及管网改造项目;拟投入900多万元在忠防镇木形村新建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集中供水工程,有效保证出厂水水质稳定达标

三是强化生态绿色发展。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夏、秋季秸秆禁烧工作采取针对性的整治措施,有效降低水质综合指数加大对涉气企业非法排污打击力度,重拳整治环境违法行为以农业农村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为重点,抓好源头防控,加快推进沿江搬迁退出化工企业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场地调查,加速治理项目实施,确保土壤生态安全。聚焦“洞庭清波”、“夏季攻势”、各级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信访问题,有序、有力、有效推动问题整改销号。

(五)聚焦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推动民生福祉再改善

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和相关民政对象救助标准,进一步完善低保等社会救助政策,实现社会救助扩围、提质、增效,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落实企业稳就业保用工支持措施,继续落实好社保缴费减免、社保补贴等政策,及时兑现企业降本减负政策。持续提升职工医保参保比例,平稳推进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提升医保公共服务质量。关注妇女、青少年、儿童权益保护,统筹做好福利、助残、慈善等工作。

二是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聚焦“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公平均衡”两大目标,积极推进基础教育“优师、优教、优校”“三优”建设。加强“莼湖+”品牌建设,用好教师业务轮训、业务考试、“莼湖大课堂”等平台,全方位培育本土名优教师梯队。持续推动名师名校联建,深度嫁接省内外名校先进教育理念、优质教育资源、科学教学方法。持续举办江南油菜花节、浮标文化节等品牌节会活动,打造品牌,炒旺旅游人气。做好五尖山、6501、浮标小镇,十三村等A级旅游景区服务升级。发掘培育文旅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条,深入推进文旅经济发展。

三是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对重点隐患、重大风险、重点区域实行分级分类挂牌督办、挂账整改,实现“发生一起事故,歼灭一类(批)隐患,完善一类(批)制度”。针对性开展重点车辆、重点违法、重要时段公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提升市容精细化管理,重点抓好市容环境责任制落实、非机动车停车秩序整治、占道经营管控等重点工作。全面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开展“守、查、保”专项行动,坚决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努力减少一般事故发生。扎实抓好消费维权,将12315打造成为“永不打烊”的维权和监管平台,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各位代表,高质量发展需要实干,人民幸福需要奋斗!2024年,将是更具考验和挑战之年,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不折不扣全面落实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不负新使命,激发新作为,谱写新篇章,为续力打造“三区四市五个新格局”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