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对稳定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保障国防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对标鲁浙粤苏万亿化工产业规模,省委省政府部署打造现代石化万亿产业集群,岳阳市主动担当,力争到2035年石化产业实现技工贸收入7000亿元。争取国家发改委和中石化支持,2023年,在巴陵石化总投资153亿元,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投产之际,100万吨/年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又启动建设,项目总投资328亿元,在长岭北新区和巴陵老区总用地3800亩,年产乙烯100万吨、炼油1000万吨。
临湘高新区要抓住己内酰胺、乙烯两大项目建设的契机,依托化工园区重建、产业重构的历史机遇,优化整合各类要素条件,进行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耦合,在岳阳打造万亿石化产业集群核心基地中主动担当,全力以赴抓产业、抓项目。近期目标建议到2025年化工园区实现产值200亿元/年,税收5亿元/年,远期目标建议到2035年化工园区实现产值1000亿元/年,税收25亿元/年,将园区建设成为产业集群、技术先进、安全环保的绿色化工园区。
一、产业基础深厚,区位优势独特。
一是产业优势明显。随着中石化己内酰胺、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建成投产,将为紧邻的临湘高新区石化中下游产业发展,提供丰富而稳定的原料、技术、人才、市场支撑,带动下游产业发展实现价值链增长。2021年为承接沿江化工企业整体搬迁,临湘高新区在距离长江8公里新建化工园区,园区面积7840亩。投资5亿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了一批供电、供气、供热、供排水处理和应急消防配套设施,完成了六条内部道路建设,6家企业已竣工投产,新签约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利尔化学、双阳高科等5个,以农药为主的精细化工、电子化学为主的新材料两条产业链已起步构建,融入岳阳石化产业链发展空间巨大。
二是区位优势独特。临湘地处湖南、湖北交汇处,与赤壁、通城、崇阳紧密毗连,是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中心节点, 境内“一江东流、三省交界、五线贯通”,拥有长江岸线38.5公里,是长江经济带和京广线交汇的“黄金十字点”。京广铁路、l07国道等六条“国字号”交通大动脉穿境而过,建成有3个3000吨级栈桥式泊位的鸭栏货运码头,离岳阳市三荷机场仅20公里。空运、水运、铁路、高速方便快捷,物流成本低廉。长岭炼化、巴陵石化、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和临湘高新区化工园四个化工片区紧密相连,交通、电力、码头等资源互通共用。
三是资源优势显著。市场品牌响。临湘高新区滨江片区是我省“七五”、“八五”期间建成的农药生产基地,岳阳化工有50年的历史品牌,坐拥长株潭、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下游市场优势。化工用地足。规划有二类、三类工业用地7840亩,已供地2400亩,新一轮调区扩区已启动,拓展区预留6平方公里,用地资源充足。产业承接优。化工园区主要承接沿江化工产业转移、乙烯项目下游产业和岳阳市生物医药项目。在全省十个化工园区复核中率先通过,满足承接石化产业的各项需求。
二、产业发展重建,园区建设负重。
一是高端化工企业不多。高新区绿色化工园区当前引入的化工搬迁项目以传统化工为主,农药及中间体占比高,体量较小、产品结构单一,缺少龙头化工企业、上市公司等高质量的项目,产业链环节缺失,产业关联度不高,上、下游联系不够紧密,产业协同、抗风险能力较弱,承接乙烯项目、己内酰胺项目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延链补链效果不明显。
二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全。融岳融港融产通道不畅,物流运输、快递收发时效低下。商业、社区文化功能不足,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危货停车场、应急指挥中心、应急事故池、消防特勤站、集中供热等公用设施未建设到位,迟缓了项目竣工投产。智慧园区、清洁能源建设亟待加大投入。
三是安全环保能力不足。新建设的化工园区企业使用氯化等危险工艺较多,“两重点一重大”安全监督责任大。污水处理尚在沿用老化工园区设施,实际日处理能力仅5000吨,与千亿园区的发展需求不相匹配。安全监管、消防应急、固废和危废物品处理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园区周边儒溪中学和居民区安全防护距离近,南干渠、洋溪湖、冶湖等水网环绕密布,水污染风险压力大。
三、产业链条重构,后发优势强劲。
一是高起点规划。精彩描绘总体布局。推动岳阳大化工“一园四区”战略整体筹划布局,即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分设云溪片区、巴陵石化片区、长炼片区和临湘高新区绿色化工片区四区。规划建设长江岸线码头至绿色化工高新区铁路专用线,结合鸭栏码头提质改造,研究建设危化品专用码头泊位。加快建设长江大道(S208北延),满足石化产业和大件物料运输需求,推动形成石化产业带和物流产业带。精准谋划产业发展。重点谋划“246”产业链条。“2”是承接乙烯项目下游产业和岳阳市生物医药项目;“4”是依托锂系合成橡胶、己内酰胺、环氧树脂、环氧丙烷四大拳头产品深加工;“6”是延伸碳二(乙烯)、碳三(丙烯)、碳四(合成橡胶)、碳五(戊烷)、芳烃(己内酰胺)和新能源、新材料六条产业链,加强耦合补链,纵向延链,形成临湘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特色。精心布局公用设施。按照临湘化工园区的承载能力和产业要求,加快公用设施建设速度。统筹园区道路、供排水、双电源、供热、供气、消防、物流布局,实施园区清洁能源和智慧管理规划。
二是高水平统筹。统领产业发展全局。实施“一把手工程”。把化工产业定为临湘市“一号产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高调发展化工产业,一届接着一届干。统揽产业建设大局。与省发改委、岳阳乙烯项目指挥部高位对接联系,高层推动,向省里争取用地用能等要素指标和政策支持,确保调区扩区工作在2023年完成,批复5440亩土地的城规土规,保障承接项目建设用地。加力项目支撑。推动联通城陵矶的S208道路东线延伸动工,启动鸭栏码头改造提质,争取化工企业搬迁重建补助项目和债券项目,支持产业建设。统推产业共建新局。建立临岳合作机制,抽调专人到岳阳乙烯项目办公室、岳阳石化产业链办公室跟班,了解信息政策,跟进招商引资,与长岭炼化、巴陵石化、岳阳化工等链主企业建立良好的信息互通,先行掌握一批质量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石化新材料产业项目。
三是高能效保障。招揽高端产业人才。从高校、石化科研单位聘请专家团队,引进技术团队和专业人才,创建院士、博士工作站。实施科研攻关。支持企业在省、市建设产学研平台,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为项目,从政策上给予优惠,研究放宽“四海揽才”奖励范围,解决化工企业招工难、留人难、用人难的问题。成立石化产业基金。推动岳阳市级层面成立石化产业发展基金,政府财政引导,与银行和社会资本合作发起,集中力量投资行业竞争优势明显、对上下游产业具有影响力的重点企业,达到招引大项目,整合产业链,增强竞争力的目标。筑牢安全环保底线。完善污水管网建设,推进排污口合法化工作,建好空气自动监测站。入驻项目在安评、环评中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推行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平台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危险源与污染源要科学布局,远离周边居民区和学校,整合植树造林项目建设南干渠百米绿化防护带。
四是高标准服务。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打造“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升级,落实好园区事园区办,推动企业设立、用水用电用气、招标建设等便利化。打造一流的市场环境。引进高端服务,打造品牌园区。培训一批环保管家、安全管家,为化工企业服务,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打造一流的政策环境。启动规划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查“两设合一”和“两审合一”改革,厘清审管职责,加快项目落地进度和减轻企业负担。研究后疫情时代为企业减轻负担、救助扶持和激发活力的政策。安排专班指导、协助企业申报扶持政策,真正让投资者兴业有信心、发展有前景。打造一流的法治环境。坚持普惠包容,创新法治。持续巩固扫黑除恶成果。严厉打击强揽工程、欺行霸市、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有力维护市场秩序。开展常态化律企联建。定期为园区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组织律师对规模企业开展免费法律体检,用法治之手为各类市场主体架起“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