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健康扶贫工作重点
2019年健康扶贫工作重点
一、完善农村贫困人口制度化的保障和救治机制。
二、推进三大战役,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
三、建立贫困地区健康危险因素防控长效机制。
四、聚焦聚力解决深度贫困问题。
五、研究做好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一)完善农村贫困人口制度化的保障和救治机制。
1.积极配合医保部门,坚持加强医保制度综合保障,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继续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倾斜支付力度,强化医疗救助制度托底能力,将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控制在家庭可承受范围内。
2.研究探索向其他困难群体和边缘人口提供组合政策支持,避免引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之间的“悬崖效应”。
3.将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25个。
(二)推进三大战役,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
1.主要思路和原则
将实施三大攻坚战役,作为健康扶贫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让贫困人口“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有钱看病”,按照“中央支持解决一批,地方加大力度解决一批,实施改革创新解决一批”的思路,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遵循实事求是,科学施策,分类指导、确保持续的工作原则,采取超常规切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
2.实施范围
8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以及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
3.实施县医院能力建设攻坚战役。
硬件建设方面 |
把符合条件的未达标贫困县县医院全部纳入2019年全国健康保障工程支持范围 |
加强县医院基本设备配备、设施改造和完善 |
|
能力建设方面 |
要继续深化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要三级医院与贫困县政府和县级医院签订一对一对口帮扶责任书 |
严格帮扶人员派驻要求,采取“组团式”支援方式 |
|
信息化建设 |
逐步适用信息化手段监管医疗质量安全,开展绩效考核 |
4.实施县域医共体建设攻坚战役。
按照“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的建设思路,鼓励各地在县域内组建若干个(一般为1至3个)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其他若干家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为成员单位的医共体。
统筹使用县域内乡镇卫生院编制,实行“县聘县管乡用”和“乡聘村用”,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聘用合格的医务人员。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加大面向乡镇卫生院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力度;定期从非贫困县县医院选派医师到乡镇卫生院执业,从乡镇卫生院选派医师到村卫生室巡诊、派驻。
实施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攻坚战役。
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完成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达标建设。
一个行政村设置1所村卫生室:人口较少或面积较小的行政村可与相邻行政村联合设置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不设卫生室。
扶贫搬迁新形成的行政村,在地方政府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到位前,可通过设置临时医疗点为群众服务。
到2019年底,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服务网底要实现机构、人员“零空白”。
(三)建立贫困地区健康危险因素防控长效机制。
1.做细做实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病患者的规范管理。
2.全国落实妇幼健康项目,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筛查项目和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扩大到所有贫困县。
3.深入实施地方病传染病综合防治三年攻坚行动,做好艾滋病、结核病、血虫病、大骨节病防治工作。
4.推进贫困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扎实开展健康教育进乡村、进家庭、进学校、健康教育阵地建设、基层健康教育骨干培养等重点工作。
(四)聚焦聚力解决深度贫困问题。
1.切实将“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健康扶贫的攻坚重点,统筹资金项目,进一步加大指导支持力度,政策优先供给,项目优先安排、资金优先倾斜。
2.采取更加超常规的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3.实施“三区三洲”健康扶贫攻坚行动,加慢传染病,精神病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实验室建设。
4.深入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援藏工作。
(五)研究做好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1.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
2.将健康扶贫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自觉把健康扶贫工作纳入健康中国战略之中,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等紧密衔接,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工作、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与健康老龄化,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组合推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城乡协同发展、均衡发展、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