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我市过来五年的发展,天越来越蓝、水越来越清、地越来越绿,临湘生态文明建设挥出的厚重之笔,描绘的绿色美丽篇章,凝聚形成绵延发展的动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走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串串深深的足迹。
盛夏时节,临湘塔生态公园内草木吐翠、鲜花斗艳、风景宜人。每到夕阳西下,这处坐落于长江南岸的生态公园,成为附近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附近居民马女士说:“难以想象,杂草丛生的荒滩能变成这样一个赏心悦目的生态文化园,让我们的幸福感大大提升。”
沿长江岸线北上,来到江南镇法治公园,这里绿树成荫,亭台楼阁,歌声悠扬。曾经的“龙须沟”已蝶变成如今的生态河、景观带,每天都有不少居民来此唱歌跳舞,好不热闹。
江南镇居民欧阳先生说:“近几年,我们集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一系列的美化亮化绿化,生态得到明显提升,特别是法治公园的打造,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滋味’。”
继续沿长江大堤北上十多公里,映入眼帘的就是我省第二大湖泊——黄盖湖。这里拥有水域面积13万亩,是东亚地区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一站。近年来,我市在黄盖湖流域全线拉开生态环境整治“大决战”,铁腕关停流域内造纸厂、粘土砖厂,退养畜禽养殖场,取缔湖内全部的围栏、网箱,妥善安置渔民上岸。同时启动黄盖湖流域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工作,修固堤防、疏浚水系沟渠、开展矿山复绿、退耕还林…
如今黄盖湖624种植物遍布湖汊丘岗,108种鱼类畅游深湖浅湾。生物多样性的湿地吸引了超5万只越冬候鸟展翅前来,跃居成湖南省第二大越冬候鸟栖息地。
黄盖湖是我市各河流汇入长江临湘段的最后一站,拥有多个支流,其中当属源潭河(路南片称之为桃林河)流域面积最大、最长,贯穿我市路南、路北多个镇(街道)。沿源潭河逆流而上六十多公里,就会到抵达我市曾经的“烟花爆竹之乡”桃林镇。桃林镇曾有大大小小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几十家,对桃林河造成严重污染,一度成为中央环保督察组向我市交办的突出环境问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我市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整体退出烟花爆竹企业,坚守环保底线,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引导扶持桃林镇烟花爆竹企业转型退出,通过发展民宿、餐饮、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如今,桃林镇不再是烟花爆竹的代名词,取而代之的是吴獬文化小镇和农耕文化小镇,该镇每年举办的菊花博览会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桃林镇顺利走上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之路。
与此同时,我市还紧紧围绕农村垃圾治理、农村公厕、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坚持“点线面”结合,致力于长效化治理,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方位开展“治污、治脏、治乱、治差、治丑”综合整治,在全域大力实施“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环境行动,打造‘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乡村。以城乡环卫一体化为抓手,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持续加强城乡清扫保洁力度与镇、村垃圾处理能力,完成市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和雨污分流系统提质改造等一批生态基础项目,先后投资建设了43座城乡生活垃圾中转站,采取“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将全市的生活垃圾统一运往市城乡生活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做到垃圾即时收集、即时压缩、即时清运,实现了垃圾“不过夜”的目标。大大提升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市环卫中心工作人员陈平刚说:“目前,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做到了全覆盖,每天城乡中转、运输、处理生活垃圾250吨左右。”
近年来,我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强力推进沿江传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整体退出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整顿规范砂石矿山开采行业秩序,推进矿山复绿;争取国家资金7.67亿元实施黄盖湖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全面拆除非法矮围网围,妥善安置上岸渔民,大力践行“河、湖长制”,建成运营乡镇污水处理设施39座,基本实现集镇污水全收集全处理,长江岸线临湘全段生态复绿,一条融生态效益和景观效应于一体的“绿色长廊”完美呈现。
回望过去,临湘已是华丽蝶变。如今,漫步临湘,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正不断得到满足,美丽幸福的“湘北门户”临湘正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迈出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