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湘市农业行政执法依据公示(2016)
来源:临湘市农业局   日期: 2016-06-23 00:00
浏览量:1 | | | |

临湘市农业行政执法依据公示(2016)

一、行政许可(共六项)

1、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及栽培种《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三十一条;九十三条;《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业部令2011年第3号)第六条;《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 62 号)第十三条第一款。

2、固体废弃物占用耕地审批

法律依据:《湖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20号 )第十三条。

3、占用农业生产用地的建设项目农业环境保护方案的审核

法律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57号)第十六条;《湖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20号)第十四条。

4、占用农用地集中处置或者堆放固体废弃物行政审核

法律依据:《湖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20号 )第十三条。

5、植物检疫证核发

法律依据:《植物检疫条例》(国务院令第98号)第三条;《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令2007年第6号修订)第六条;《湖南省植物保护条例》(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8号)第十五条。

6、征用蔬菜基地审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九条。

二、行政处罚

1、生产、经营假、劣种子(指农作物种子,下同)的处罚(含食用菌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七十五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假种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和种子,吊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违法生产经营的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

      因生产经营假种子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种子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种子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高级管理人员。

      第七十六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劣种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和种子;违法生产经营的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因生产经营劣种子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种子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种子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高级管理人员。

2违反种子许可证制度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七十七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和种子;违法生产经营的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可以吊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一)未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种子的;

      (二)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

      (三)未按照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种子的;

      (四)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

      被吊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种子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高级管理人员

3、违反为境外制种规定和私采天然种质资源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七十九条 违反本法第五十八条、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和种子;违法生产经营的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一)未经许可进出口种子的;

      (二)为境外制种的种子在内销售的;

      (三)从境外引进农作物或者林木种子进行引种试验的收获物作为种子在内销售的;

      (四)进出口假、劣种子或者属于国家规定不得进出口的种子的。

 

第八十一条 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侵占、破坏种质资源,私自采集或者采伐国家重点保护的天然种质资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种质资源和违法所得,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4、违反种子包装及生产、经营档案建立规定等行为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八十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一)销售的种子应当包装而没有包装的;

      (二)销售的种子没有使用说明或者标签内容不符合规定的;

      (三)涂改标签的;

      (四)未按规定建立、保存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的;

      (五)种子生产经营者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专门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或者受委托生产、代销种子,未按规定备案的。

5、农作物品种未经审定通过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七十八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和种子,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对应当审定未经审定的农作物品种进行推广、销售的

      (二)作为良种推广、销售应当审定未经审定的林木品种的;

      (三)推广、销售应当停止推广、销售的农作物品种或者林木良种的;

      (四)对应当登记未经登记的农作物品种进行推广,或者以登记品种的名义进行销售的;

      (五)对已撤销登记的农作物品种进行推广,或者以登记品种的名义进行销售的。

6、未取得农药(临时)登记证擅自生产、经营农药或者生产、经营已撤消登记的农药,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罚

法律依据:

《农药管理条例》(主席令第46号)第三十条第二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进口或者使用未取得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的农药。第四十条第(一)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或者危险物品肇事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以下规定给予处罚:(一)未取得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擅自生产、经营农药的或者生产、经营已撤消登记的农药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三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或者撤销登记的农药。

7、生产、经营假、劣农药,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罚

法律依据:

1、《农药管理条例》(主席令第46号)第三十一条:禁止生产、经营和使用假农药。下列农药为假农药:(一)以非农药冒充农药或者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的;(二)所含有效成份的种类、名称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注明的农药有效成份的种类、名称不符的;第四十三条:生产、经营假农药、劣质农药的,依照刑法关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或者生产、销售伪劣农药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部门没收假农药、劣质农药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收缴或者吊销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由工业产品许可管理部门收缴或者吊销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
 2、《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农业部令第 9 号)第三十八条第一款:对生产、经营假农药、劣质农药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有关部门,按以下规定给予处罚:(一)生产、经营假农药的、劣质农药有效成分总含量低于产品质量标准30%(含30%)或者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分的,没收假农药、劣质农药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二)生产、经营劣质农药有效成分总含量低于产品质量标准70%(含70%)但高于30%的,或者产品标准中乳液稳定性、悬浮率等重要辅助指标严重不合格的,没收劣质农药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三)生产、经营劣质农药有效成分总含量高于产品质量标准70%的,或者按产品标准要求有一项重要辅助指标或者二项以上一般辅助指标不合格的,没收劣质农药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四)生产、经营的农药产品净重(容)量低于标明值,且超过允许负偏差的,没收不合格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

8、生产、经营包装袋上未附标签、标签残缺不清、擅自修改标签内容的农药产品,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罚

法律依据:

《农药管理条例》(主席令第46号)第三十三条 禁止经营产品包装上未附标签或者标签残缺不清的农药。 
   第四十条第(三)项: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或者危险物品肇事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以下规定给予处罚:(三)生产、经营包装袋上未附标签、标签残缺不清或者擅自修改标签内容的农药产品的,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9、不按照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使用农药,造成危害的

法律依据:

《农药管理条例》(主席令第46号)第二十七条 :使用农药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规定,按照规定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施药,防止污染农副产品。
    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第四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以下规定给予处罚:不按照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使用农药的,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生产、销售未取得登记证的肥料产品的处罚

法律依据:

《肥料登记管理办法》( 农业部令第32号) 第五条: 实行肥料产品登记管理制度,未经登记的肥料产品不得进口、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得进行广告宣传 ;
   第二十七条第(一)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0O元以下罚款:(一)生产、销售未取得登记证的肥料产品。

11、生产、销售的肥料产品有效成分、含量与登记批准的内容不符的处罚

法律依据:

《肥料登记管理办法》( 农业部令 第32号)第二十三条第(二)项: 肥料产品包装应有标签、说明书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应当使用中文,并符合下列要求:(二)标明肥料登记证号、产品标准号、有效成分名称和含量、净重、生产日期及质量保证期;;
   第二十七条第(三)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00元以下罚款:(三)生产、销售的肥料产品有效成分或含量与登记批准的内容不符的。

12、生产、销售包装上未附标签、标签残缺不清或者擅自修改标签内容的肥料的处罚

法律依据:

《肥料登记管理办法》( 农业部令 第32号)第二十三条第一款: 肥料产品包装应有标签、说明书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第二十三条第二款: 禁止擅自修改经过登记批准的标签内容。
   第二十八条第(三)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20000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00元以下罚款:(三)生产、销售包装上未附标签、标签残缺不清或者擅自修改标签内容的肥料的。

13、未按规定制作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生产档案的处罚

法律依据: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 第304号)第二十条:生产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生产档案,载明生产地点、基因及其来源、转基因的方法以及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流向等内容。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的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未按规定制作、保存生产、经营档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职权,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14、销售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无明显的标识的处罚

法律依据:

1、《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04号)第二十八条第一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有明显的标识。
  第五十二条: 违反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可以没收非法销售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可以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2、《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第五条: 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由生产、分装单位和个人负责标识;经营单位和个人拆开原包装进行销售的,应当重新标识。

15、未建立规定农产品生产记录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主席令第49号)第二十四条第一款: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如实记载下列事项:(一)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二)动物疫病、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三)收获、屠宰或者捕捞的日期。
  第四十七条: 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未建立或者未按照规定保存农产品生产记录或者伪造农产品生产记录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16、销售的农产品未按照规定进行包装或者附加标识的处罚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主席令第49号)第二十八条: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的农产品,按照规定应当包装或者附加标识的,须经包装或者附加标识后方可销售。包装物或者标识上应当按照规定标明产品的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质量等级等内容;使用添加剂的,还应当按照规定标明添加剂的名称。”;第四十八条:“违反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销售的农产品未按照规定进行包装、标识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2、《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第七条第一款: 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用于销售的下列农产品必须包装:(一)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认证的农产品,但鲜活畜、禽、水产品除外。(二)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需要包装销售的农产品。

17、生产经营假、劣菌种的处罚

法律依据:

1、《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62号)第二十八条:  禁止生产、经营假、劣菌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菌种:(一)以非菌种冒充菌种;(二)菌种种类、品种、级别与标签内容不符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主席令第二十六号)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种子和违法所得,吊销种子生产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或营业执照,并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8、未取得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菌种或者伪造、买卖、租借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或者未按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菌种的处罚

法律依据:

1、《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62号)第十三条:从事菌种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取得《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第二十一条:“禁止无证或者未按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菌种;禁止伪造、涂改、买卖、租借《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
2、《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七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违反本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和种子;违法生产经营的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可以吊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一)未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种子的;

      (二)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

      (三)未按照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种子的;

      (四)伪造、变造、买卖、租借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

      被吊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种子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高级管理人员

19、假冒授权品种的行为的处罚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635号)第四十条:假冒授权品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部门依照各自的职权责令停止假冒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和植物品种繁殖材料,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第五十七条:《条例》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所称的假冒授权品种行为是指下列情形之一:(一)印制或者使用伪造的品种权证书、品种权申请号、品种权号或者其他品种权申请标记、品种权标记;(二)印制或者使用已经被驳回、视为撤回或者撤回的品种权申请的申请号或者其他品种权申请标记;(三)印制或者使用已经被终止或者被宣告无效的品种权的品种权证书、品种权号或者其他品种权标记;。

20、未取得或者按照采集证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04号) 第十六条: 禁止采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因科学研究、人工培育、文化交流等特殊需要,采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必须经采集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向国务院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申请采集证。采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必须经采集地的县级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申请采集证。采集城市园林或者风景名胜区内的国家一级或者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须先征得城市园林或者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同意,分别依照前两款的规定申请采集证。
   第二十三条: 未取得采集证或者未按照采集证的规定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由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所采集的野生植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0倍以下的罚款;有采集证的,并可以吊销采集证。

21、违法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国务院令第204号)第十八条:  禁止出售、收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出售、收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批准。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没收野生植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0倍以下的罚款。

22、农药登记证届满未办理续展登记,擅自继续生产农药,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罚

法律依据:

《农药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326号)第七条第二款: 农药登记证和农药临时登记证应当规定登记有效期限;登记有效期限届满,需要继续生产或者继续向中国出售农药产品的,应当在登记有效期限届满前申请续展登记。
   第四十条第(二)项: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或者危险物品肇事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以下规定给予处罚:(二)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有效期限届满未办理续展登记,擅自继续生产农药的,责令限期补办续展手续,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补办的,由原发证机关责令停止生产、经营,吊销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

23、不按照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使用农药,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罚

法律依据:

《农药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326号)第二十七条  使用农药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规定,按照规定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施药,防止污染农副产品。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
   第四十条第(四)项: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或者危险物品肇事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以下规定给予处罚:(四)不按照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使用农药的,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

24、假冒、伪造、转让农药(临时)登记证,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罚

法律依据:

农药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26号)第四十二条: 假冒、伪造或者转让农药登记证、农药登记证号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农药生产许可证号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或者仿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收缴或者吊销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由工业产品许可管理部门收缴或者吊销农药生产许可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业产品许可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25、未取得农药临时登记证而擅自分装农药的处罚

法律依据:

《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农业部令第9号)第十条第一款: 生产者分装农药应当申请办理农药分装登记,分装农药的原包装农药必须是在我国已经登记过的。农药分装登记的申请,应当经农药生产者所在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初审后,向农业部提出,由农药检定所申请资料进行审查。经审查批准后,由农业部发给农药临时登记证,登记证有效期为一年,可随原包装厂家产品登记有效期续展。
   第三十七条: 未取得农药临时登记证而擅自分装农药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分装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26、经营未注明过期农药字样的超过产品质量保证期的农药产品的处罚

法律依据:

1、《农药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26号)第二十三条  超过产品质量保证期限的农药产品,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检验,符合标准的,可以在规定期限内销售;但是,必须注明“过期农药”字样,并附具使用方法和用量。
 2、《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农业部令第9号)第三十九条  经营未注明‘过期农药’字样的超过产品质量保证期的农药产品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27、假冒、伪造肥料登记证、登记证号的处罚

法律依据:

《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二)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00元以下罚款:(二)假冒、伪造肥料登记证、登记证号的。

28、转让肥料登记证、登记证号的处罚

法律依据:

《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一)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20000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00元以下罚款:(一)转让肥料登记证或登记证号的

29、登记证有效期满未经批准续展登记而继续生产肥料产品的处罚

法律依据:

《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  肥料临时登记证有效期为一年。肥料临时登记证有效期满,需要继续生产、销售该产品的,应当在有效期满两个月前提出续展登记申请,符合条件的经农业部批准续展登记。续展有效期为一年。续展临时登记最多不能超过两次。肥料正式登记证有效期为五年。肥料正式登记证有效期满,需要继续生产、销售该产品的,应当在有效期满六个月前提出续展登记申请,符合条件的经农业部批准续展登记。续展有效期为五年。登记证有效期满没有提出续展登记申请的,视为自动撤销登记。登记证有效期满后提出续展登记申请的,应重新办理登记。
   第二十七条第(二)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20000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00元以下罚款:(二)登记证有效期满未经批准续展登记而继续生产该肥料产品的。

30、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的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未按规定制作、保存生产、经营档案的处罚

法律依据: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04号)第二十七条  经营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经营档案,载明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的来源、贮存、运输和销售去向等内容。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转基因植物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的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未按规定制作、保存生产、经营档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职权,责令改正,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31、违反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规定的处罚

法律依据:

1、《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10号)第六条第一项至第三项  标识的标注方法:(一)转基因动植物(含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微生物,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含有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产品成分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农药、兽药、肥料和添加剂等产品,直接标注‘转基因?? ;(二)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标注为‘转基因??加工品(制成品)’或者‘加工原料为转基因?? ;(三)用农业转基因生物或用含有农业转基因生物成分的产品加工制成的产品,但最终销售产品中已不再含有或检测不出转基因成分的产品,标注为‘本产品为转基因??加工制成,但本产品中已不再含有转基因成分’ 或者标注为‘本产品加工原料中有转基因??,但本产品中已不再含有转基因成分 。
    第七条第一款  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应当醒目,并和产品的包装、标签同时设计和印制。 第七条第二款:“难以在原有包装、标签上标注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的,可采用在原有包装、标签的基础上附加转基因生物标识的办法进行标注,但附加标识应当牢固、持久。
   第八条  难以用包装物或标签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标识时,可采用下列方式标注:(一)难以在每个销售产品上标识的快餐业和零售业中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可以在产品展销(示)柜(台)上进行标识,也可以在价签上进行标识或者设立标识板(牌)进行标识。(二)销售无包装和标签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时,可以采取设立标识板(牌)的方式进行标识。 (三)装在运输容器内的农业转基因生物不经包装直接销售时,销售现场可以在容器上进行标识,也可以设立标识板(牌)进行标识。(四)销售无包装和标签的农业转基因生物,难以用标识板(牌)进行标注时,销售者应当以适当的方式声明。 (五)进口无包装和标签的农业转基因生物,难以用标识板(牌)进行标注时,应当在报检(关)单上注明。
  第十条: 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汉字进行标注。
  第十一条  进口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经农业部审查认可后方可使用,同时抄送国家质检总局、外经贸部等部门;国内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经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生产、分装单位和个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认可后方可使用,并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报农业部备案。
2、《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04号)第二十九条   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应当载明产品中含有转基因成份的主要原料名称;有特殊销售范围要求的,还应当载明销售范围,并在指定范围内销售。
   第五十二条  违反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可以没收非法销售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可以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32、假冒、伪造、转让、买卖农业转基因生物有关证明文书的处罚

法律依据:

1、《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04号)第五十三条   假冒、伪造、转让或者买卖农业转基因生物有关证明文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收缴相应的证明文书,并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 农业部令第10号)第四十二条  假冒、伪造、转让或者买卖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审批书以及其他批准文件的,按照《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处罚。

33、销售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学物质等行为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产品,不得销售:(一)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学物质的;(二)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三)含有的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四)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的;(五)其他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
     第三十七条 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设立或者委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对进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抽查检测;发现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应当要求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并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发现有本法第三十三条所列情形之一的农产品,应当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的要求,查明责任人,依法予以处理或者提出处理建议。
    第五十条 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销售的农产品有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一项至第三项或者第五项所列情形之一的,责令停止销售,追回已经销售的农产品,对违法销售的农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监督销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农产品销售企业销售的农产品有前款所列情形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处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销售的农产品有第一款所列情形的,对违法销
售的农产品依照第一款规定处理,对农产品销售者依照第一款规定处罚。农产品批发市场违反本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二条  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七条至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一款、第四款和第五十一条规定的处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决定;第五十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处理、处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决定。

34、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伪造检测结果、出具检测结果不实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四十四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伪造检测结果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其检测资格;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出具检测结果不实,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造成重大损害的,并撤销其检测资格。

35、未按照规定保存农产品生产记录或者伪造农产品生产记录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第四十七条 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未建立或者未按照规定保存农产品生产记录或者伪造农产品生产记录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36、销售的农产品未按规定进行包装、标识、冒用农产品质量标志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销售的农产品未按照规定进行包装、标识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罚款。第五十一条违反本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冒用农产品质量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 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的农产品,按照规定应当包装或者附加标识的,须经包装或者附加标识后方可销售。包装物或者标识上应当按照规定标明产品的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质量等级等内容;使用添加剂的,还应当按照规定标明添加剂的名称。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三十二条 销售的农产品必须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生产者可以申请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优质农产品标准的,生产者可以申请使用相应的农产品质量标志。禁止冒用前款规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志。

37、农产品批发市场不设立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或者不委托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对进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抽查检测或者农产品批发市场发现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不要求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或者不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  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设立或者委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进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抽查检测;发现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应当要求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并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五十条第四款  农产品批发市场违反本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38、冒用农产品质量标志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  禁止冒用前款规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志。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冒用农产品质量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39、生产、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食用农产品或者不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处罚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国务院令第503号)第三条第二款  生产经营者应当其生产、销售的产品安全负责,不得生产、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产品。不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生产、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产品的,由农业、卫生、质检、商务、工商、药品等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没收违法所得、产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货值金额不足5000元的,并处5万元罚款;货值金额5000元以上不足1万元的,并处10万元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照 。

40、未按照规定办理植物检疫证书或者在报检过程中弄虚作假等行为的处罚

法律依据:

《植物检疫条例》(国务院令第98 号)第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植物检疫机构应当责令纠正,可以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责赔偿;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办理植物检疫证书或者在报检过程中弄虚作假的;(二)伪造、涂改、买卖、转让植物检疫单证、印章、标志、封识的;(三)未依照本条例规定调运、隔离试种或者生产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的;(四)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开拆植物、植物产品包装,调换植物、植物产品,或者擅自改变植物、植物产品的规定用途的;(五)违反本条例规定,引起疫情扩散的。有前款第(一)、(二)、(三)、(四)项所列情形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植物检疫机构可以没收非法所得。

41、擅自发布农业有害生物预报、警报、农业生物灾害信息的处罚

法律依据:

湖南省植物保护条例》(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8 号)第三十条: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擅自发布农业有害生物预报、警报、农业生物灾害信息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给农业生产经营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42、推广未经试验、示范或者未经专家论证的植物保护新技术、新产品的处罚

法律依据:

《湖南省植物保护条例》(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8 号)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推广未经试验、示范或者未经专家论证的植物保护新技术、新产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农业生产经营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43、破坏、擅自变动耕地质量监测点的基础设施、永久性标志的处罚

法律依据:

《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可以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44、耕地占用单位或者个人没有按照耕作层土壤再利用方案的要求剥离耕作层土壤的处罚

法律依据:

《湖南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被占用耕地每平方米十元以上三十元以下的罚款。

45、破坏或者擅自改变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的处罚

法律依据:

1、《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57号)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破坏或者擅自改变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可以处1000元以下罚款。                                                                                                        2、《湖南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破坏或者擅自改变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可以处一千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