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网转载

办好中非经贸博览会 为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湖南力量

编稿时间: 2019-06-18 00:00 来源: 人民网 

  导读

  当今世界,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关系举世瞩目。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实施产业促进、设施联通等“八大行动”,擘画了新时代中非合作美好蓝图。已永久落户湖南、即将于本月底在长沙举行的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就是“实施产业促进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南应如何以此为重要契机,推动中非经贸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湖南日报》特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赖明勇

  2018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发表题为《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提出要共同打造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的中非命运共同体,重点实施好产业促进、设施联通、贸易便利、绿色发展、能力建设、健康卫生、人文交流、和平安全“八大行动”。

  “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中国和非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八大行动”为全面推进中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活力,也对中非合作提出更高要求:在经贸领域,合作规模、合作质量、合作模式需要进一步升级;在非经贸领域,如教育、科技、生态等,也需要高质量和富有针对性的持续合作。

  目前,我省正承担“八大行动”中“实施产业促进行动”的重要任务——举办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以下简称“中非经贸博览会”),全力助推中非经贸深入合作。中非经贸博览会是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唯一的经贸活动平台,是率先探索中非长期经贸合作机制的重要载体。办好中非经贸博览会,就是要以此为窗口,为打造和发展中非命运共同体服务。

  搭建多方抱团合作平台,探索中非经贸发展“湖南模式”

  中国与非洲要素禀赋各异、贸易结构互补,市场合作潜力大。与此同时,部分非洲国家营商环境较差、发展经验不足、债务负担沉重,也隐含了较大投资风险。鉴于此,实行多方抱团合作,着力提升收益、规避风险,是深化中非经贸合作的必然选择。

  当前,中非产业园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较为成功的组织形式,要充分发挥其在对非合作项目中重要信息提供者和组织者的作用,进一步搭建中非经贸多方抱团合作平台。比如非洲大多数国家重点优先发展领域集中在粮食安全、减少贫困、能源保障、交通设施等方面,中非产业园应着力在这些领域开展投资,挖掘好的项目,形成产业链招商和集群发展,以减少风险、提高收益、提升形象。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是中非经贸合作的生力军,但其体量和规模还处于起步阶段,难以解决信息渠道不通畅、交易成本高、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因此,应大力整合各方优势,积极探索政府-国企-民企在项目科研、投资、建设、运营等各方面一体化合作的新模式。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引导支持下,湖南一些民营企业“抱团出非”,取得了良好业绩,有望为中非经贸发展提供“湖南经验”。

  建立中非经贸合作案例库,讲好中非经贸合作故事

  中非经贸合作成果以及合作案例,是中非经贸博览会展览展示中的重要板块。应加快建立中非经贸合作案例库,对各类案例进行系统整理、科学分析,逐步形成中非经贸合作领域的公共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为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经贸治理创新提供相关经验。

  在中非经贸合作案例库中,应同时收入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既激发我国企业家对非洲市场热情,也展示经营风险、投资风险、政策风险,以助于企业优化风险管理。

  还要加强经典案例分析应用的问题导向(如定量分析中非经贸合作项目减贫效果),推动提升中非经贸合作的社会效应、完善双边经贸制度建设(如建立适应中非经贸特征的“大通关”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教学、培训、图书、国际会议等多维度转化,讲好中非经贸合作故事,推动中非经贸合作可持续发展。

  创设中非合作岳麓国际论坛,推进中非合作“八大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非合作“八大行动”,基本涵盖了中非全方位合作。已永久落户湖南、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中非经贸博览会,尽管议题主要集中在经贸领域,同时也应呼应“八大行动”其他板块,以推进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

  参考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虹桥国际经贸论坛经验,湖南可在每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举办次年,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开设中非合作岳麓国际论坛,探讨“中非合作减贫”“中非文化交流”“非洲绿色发展”“中非人才培养”“中非电子商务合作”等议题——这一建议,融入了湖南大学东方红广场的红色基因、岳麓书院的文化基因、岳麓山大学城和湘江新区的科技教育基因。

  中非合作岳麓国际论坛可依托湖南省政协海外顾问团、省内外高校相关智库等优势,组织筹划中非合作专门议题,邀请国际组织负责人、中外知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进行对话与交流,不断扩大中非经贸合作的国际影响力。

  打造湖南对非文化科技名片,促进中非人文交流

  人文交流是中非合作“八大行动”重要组成部分。湖南文脉深、文源广、文气足、文产强,以“超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超高速轨道交通”为代表的湖南现代科技也享誉世界,应在文化、教育、科技等维度进一步打造对非人文交流亮点。比如毛泽东同志是非洲各国人民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的榜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非洲人民解决温饱问题的希望,理应成为湖南对非交流的两张重要名片。以岳麓书院为“形象代言人”的湖湘优秀传统文化,以广电、出版为代表的湖南文创产业等,也应在中非人文交流中占有重要席位。

  因此,建议设立湖南中非文化博物馆,探知湖湘文化与非洲文化基因异同;在湖南大学和湘潭大学入选“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我省高校已在非洲建有4所孔子学院基础上,推进湘非在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深度合作。这些合作,既可以作为文创项目、“走出去投资”等采用商业化模式运行,又可以成为中非经贸博览会展品,从而体现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作者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