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网转载

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江碧水

编稿时间: 2019-02-22 00:00 来源: 人民网 

  2018年4月7日,长沙市橘子洲景区人头攒动,春光里的湘江,水清、岸绿,景色如画。(资料图片)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摄

  “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湘江,湖南的“母亲河”,一条流淌诗意与梦想的河流,汇聚了全省60%左右的人口、75%以上的生产总值。一江碧水长流,是百姓幸福生活所系,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需。

  美丽湘江也为习近平总书记所牵挂。2013年在湘考察期间,总书记就指示湖南“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真正把生态系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保护好”。2018年4月在长江岳阳段考察时,总书记又叮嘱湖南“守护好一江碧水”。

  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6年来,湖南开展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行动。

  “把湘江保护和治理作为省‘一号重点工程’,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江清水!”2013年9月,湖南省委、省政府以超前的意识、坚定的决心作出这一重大决策。

  6年来,湘江保护和治理连续实施的2个“三年行动计划”按期推进,“堵源头”“治调并举”两大阶段性任务已顺利收官;今年,以“巩固和提高”为阶段目标的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即将启动。

  “母亲河”不再负“重”前行,重现“鱼翔浅底”,湘江流域水质总体为优,多项重金属因子平均浓度均大幅下降,80%的干流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质标准。

  天气晴好的日子,从空中俯瞰,能看到蜿蜒湘江碧波荡漾,两岸城市高楼林立,田园吐翠、白鹭翱翔……一幅湖湘儿女共同绘就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启动“一号重点工程”,湖南率先探索“共抓大保护”发展路径,全力以赴打响一场力度空前的生态环境攻坚战

  “清水塘老工业区企业全部关闭。”写入《2019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一句话,不过13个字,但分量十足。

  老工业区、重污染区——这是株洲清水塘曾经的两个“身份”。2013年,清水塘老工业区被列为湘江保护和治理五大重点区域之一。

  经过多年努力,2018年12月30日,清水塘老工业区261家企业全面关停退出,成为省“一号重点工程”的标志性成果。

  曾肩负荣光,却处境尴尬,湘江流域不止一个清水塘。

  湖南是全国“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矿之乡”。由于涉重金属产业发达、历史遗留污染多等原因,湘江流域局部地区重金属污染严重,累积性污染问题聚集。

  面对发展与保护的选择,湖南用行动给出答案。

  2013年9月,湘江保护和治理委员会会议召开。会议明确提出,将湘江保护和治理列为省“一号重点工程”,以“堵源头”“治调并举”“巩固和提高”为3个阶段性目标,连续实施3个“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治理湘江,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江清水。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若毁绿水青山,宁弃金山银山!”

  “要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抓下去,一届政府一届政府地干下去,不达目标,决不罢休!”

  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的表态铿锵有力,为这场力度空前的环境治理攻坚战吹响了冲锋号。

  6年来,省委书记杜家毫始终心系湘江,11次主持召开湘江保护和治理委员会会议,10余次深入湘江流域专题调研,高位协调解决湘江保护与治理中的重大问题;竹埠港、三十六湾等五大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区域,都留下了他现场督战的身影。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一湖四水’变为湖南的亮丽名片。”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担任湖南省总河长,身先士卒,先后专程6次深入湘江、洞庭湖巡河巡湖,带动全省2.16万名各级河长定期“打卡”巡河。

  高位推动,省政府专门成立湘江保护协调委员会和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委员会,协调20多个省直部门以及湘江流域8市67个县(市、区)参与保护治理。湘江保护和治理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并逐步加大考核比重,有效推动各级各部门积极主动作为。

  我国第一部江河流域保护的综合性地方法规——《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出台,我省迈入依法治江、从严治江的时代。分阶段制定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湘江保护和治理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

  “一部法”统领,“一盘棋”谋划,“一江水”同治。湘江,翻开新的一页!

  湖南,在长江经济带率先探索“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发展路径。

  2018年6月29日,杜家毫登上蓝山县野狗岭,考察湘江源的生态环境保护,他俯身捧起清洌甘甜的源头活水,一连喝下三大口。

  这张饮水的图片当天便在网络上“刷屏”。

  湖南省党政领导对湘江水源地水质有着十足的底气。

  底气源于心中有“数”。环境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湘江干、支流157个考核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155个,达到98.7%。而这样的“好水”比例,与2012年可比断面相比,提高了10.5个百分点。

  堵住污染源头,啃下“硬骨头”,湘江“疗伤”卓有成效,构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建设美丽生态幸福宜居家园

  为湘江“疗伤”,需直捣“病根”,精准施策。第一步,就是堵住污染源头。

  五大重点区域首当其冲。湘潭竹埠港、株洲清水塘、衡阳水口山、娄底锡矿山、郴州三十六湾,因曾经污染深重,被喻为湘江流域的环境“毒瘤”。

  该关的关,该停的停,该治的治,不能批的绝不批,6年来,湘江流域共安排各类整治项目3578个,关停涉重企业1182家。

  去除“病灶”,还要清理“毛细血管”。湘江流域县以上城镇建立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收集处理设施,目前处理率分别达到95%和99.2%;湘江干流500米范围内2273家规模畜禽养殖场全部退出……

  “母亲河”渐显“本色”,湘江水质显著改善。至2015年底,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结束时,湘江干流的氨氮、化学需氧量的平均浓度,相比2012年分别下降25%、5.7%;镉、铅、六价铬、汞和砷的平均浓度全部下降,有的降幅超过50%。

  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啃“硬骨头”,调整产业结构,变“重”为“轻”,标本兼治。主战场由湘江向纵深推进,向“一湖四水”延伸,以湘江保护与治理为突破口构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

  多管齐下,系统治理,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综合整治深入推进——

  有色、造纸等十大重点行业实现清洁化改造,流域内83个省级工业园区配套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在全国率先启动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7755个行政村完成整治,全省农作物化肥用量连续实现负增长;

  河道采砂统一规划,入河排污口严格监管,“僵尸船”全面清理,1264处河湖“四乱”问题整治销号,流域水生态面貌改善;

  推进退耕还林还湿,“一湖四水”打造沿岸生态绿环,全省湿地保护率达75.73%,位居全国前列;

  湘江流域地级、县级城市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32个问题全部整治到位,地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率达95%;

  洞庭湖启动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湖区禁养区全面退养,沟渠、塘坝清淤疏浚,758处非法砂石码头全面关停,包括下塞湖1.8万多米矮围在内的湖区矮围网围应拆尽拆……

  寒来暑往,两千余日夜,流域八市秉持初心,一棒接着一棒干,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久久为功。

  永州守护源头,确保湘江源头水质在中部地区流域始终保持在首位;

  长沙、株洲、郴州先后建成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湘江湘潭段水质优良率稳定保持在100%;

  衡阳创新涉水联合执法的“衡阳模式”,全力治水、护水、净水;

  娄底将锡矿山区域环境综合治理作为“一号生态工程”,百年锑都焕新颜展新貌;

  地处湘江尾闾的岳阳,统筹推进河湖治理,站好一江碧水入洞庭的“最后一道岗”……

  今年1月,在湘江湘阴段,环保志愿者多次发现数条江豚翻滚出江面的动人身影。

  江豚对水质和噪音非常敏感,“微笑天使”久违回归,正是对湘江水质的无声认可。

  脱胎换骨产业新,这是一场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实践,助推我省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就在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退出历史舞台的同时,一个绿色、智能化的大型有色冶炼基地在衡阳水口山崛起。

  一退一进之间,湘江流域成功“减负”,有色金属产业作为我省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清水塘地区将脱胎换骨,用10年再建一座科技与生态新城。

  然而,脱胎换骨注定要经历“阵痛”。

  “企业怎么搬”“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土地怎么治”,没有一项任务是轻松的。

  湘潭岳塘区的竹埠港化工区在“退二进三”之初,地区负责人担忧不已:退了之后,1亿多元的税收一下子没了;绩效考核排名也会靠后;数十亿元的退出成本,还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

  “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打赢湘江保护与治理攻坚战,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促共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和谐共生。”决策者的理念无比坚定,执行者的方向也愈加清晰。

  株洲市紧咬牙关,创新手段,以奖补政策引导和执法督促相结合,最终探索出一条“收储+奖补+转型支持+就业帮扶”的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新路子;

  湘潭市克服困难,仅用1年多时间,全面关停竹埠港28家化工企业,如今着力将该区域打造为湘潭“新中心”、湘江“第一岸”,未来发展“下不得地”;

  衡阳合江套工业区关停并转102家污染企业,引进华侨城开发建设“来雁新城”,有望成为湘江经济带上的又一文旅新地标;

  废矿坑成了滑雪场,水泥工业区变身游乐场和电影小镇,告别了烟囱的长沙坪塘老工业基地,焕发出生机和诗意……

  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以及近年全面打响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正是湖南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场有力实践。

  在这场实践的倒逼之下,全省落后产能加快淘汰,污染企业关停改造,产业布局更科学,产业结构更优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近些年,我省GDP总量在不断扩大,全国排位在不断前移,而“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产业比重在大幅降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比重快速上升,2018年全省高加工度工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1%和18.3%,分别高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2.7和10.9个百分点。湖南正在加快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记者 曹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