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其它 > 市委党史研究室 > 特色临湘

临湘县名与县治考证

编稿时间: 2020-09-18 15:17 来源: 市委党史研究室 

魏新敏

临湘位于湖南省北边陲,长江中游南岸。西与湖北省监利县、洪湖市隔江相望,东南与湖北省通城县、崇阳县、赤壁市接壤,西与云溪区毗邻。共有10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人口达53万,市城面积达1760平方公里。

县名 临湘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临湘县名为何得来?据史料记载,临湘原属巴陵县地,历来盛产茶叶。至后在湖南称为“楚王”的马殷之子在唐清泰年间(934-936年)划巴陵县东北部,建王朝场。为便利“人户输纳”,用茶叶与中原进行贸易(见宋初陈史《太平环宇记》)。北宋淳化五年(994年),王朝场升为王朝县,划巴陵县东北境隶属,这是临湘建县之始。两年后,由于“王朝”一义已与新的朝代不合,至道二年(996年)改名临湘县,属岳州。以此可知,临湘是全国唯一因茶叶贸易而设之县。此后,临湘县名未曾发生变化。1992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湘县设立临湘市(县级),以原临湘县的行政区域为临湘市的行政区域,不增加机构和人员编制,由湖南省直辖,并委托岳阳市代管。至此,有着996年历史的临湘县的县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另外,翻开史书,对临湘县的由来说法不一:明弘治《湖广岳州府志》、明隆庆《岳州府志》、清康熙《临湘县志·沿革》载:“以其地滨大江、三湘合流于此,故名。”清同治《临湘县志》亦载:“湘水南来,入于江,县之名以此。”县境因滨临三湘,故称之为临湘。“三湘”、“三湘之流”系指漓湘、潇湘、蒸湘会合之处。三水汇合于湘江,湘水注入洞庭湖,在城陵矶三江口与长江汇合。而城陵矶三江口从建县以来,一直属临湘版土,直至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才由临湘划属巴陵县。据笔者考究发现:临湘县名源于“滨临三湘”,这种说法,比较实际、客观,让人认同、可信。

县治 临湘县治原设在长江岸边的陆城(今属岳阳市云溪区),地处临湘北部边缘,江湖环绕,水患频仍,对城市发展、政令发布、人员往来极为不便。长安地处临湘中部,无水患之忧,粤汉铁路修起后,又成为全县的交通中心,优势胜于陆城。1923年,县政府就有迁县治的动议,但陆城附近的绅士强烈反对,动议未果。1929年底,经省政府批准将临湘县治由陆城迁往长安。1930年6月15日,县治由陆城正式迁至长安至今。长安,又称长安驿,位于临湘市中心,西靠国营森林公园五尖山,北临京广线与武广线,长安河由南往北在城内流淌,107国道,京珠高速伴城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1949年解放以前,长安仅有一条一百米长的小街,街道高低不平,店铺屈指可数,街上行人也是你见我识,寥寥无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始有完全中学和机械、化学、建材等工业;始有火力发电、电灯照明。1992年9月,临湘撤县改市,长安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欣欣向荣。今日长安,东至最兰坡,南至太阴庙,西至巴嘴坳,北至红石桥。城区面积25.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5.7万。高楼林立,街道纵横,商贾云集,购销两旺,白天车水马龙,人流潮涌;夜晚灯光闪烁,灿若星河的今日临湘犹如湘北大地一颗璀璨的明珠,令人神驰、让人惊叹、使人讴歌!

(魏新敏 临湘市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