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其它 > 市委党史研究室 > 临湘人物

与李四光一道找到铀矿的吴磊伯

编稿时间: 2018-06-22 11:06 来源: 市史志办 

刘晓瑜

说起李四光,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妇孺皆知,因为他是世界著名科学家、地质学家。李四光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有三个最大的贡献:为新中国找到石油、甩掉中国“贫油论”帽子;找到铀矿为发展原子弹和氢弹做出贡献;创建地质力学理论。在他的后面两大贡献中,他的一位得意门生,长期追随者功不可没,他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地质学家的吴磊伯,他是中国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铀矿发现人之一。

一路优异考入北大

吴磊伯,1914年出生于湖南省临湘县(今临湘市)长塘镇新生村礼儒堂一个书香世家。其父吴秉刚,湖南矿冶专科毕业,历任平江黄金洞、临武香花洞、水口山矿务局等处矿长,湖南管理局副局长、总工程师。因为对矿石的热爱,他给自己的三个孩子分别取名为磊伯、矿伯、磷伯。吴秉刚文章盖世,曾经在民国丙子年冬为第七次续修《吴氏族谱》作序,文中写道:今日之一歌一泳,皆昔年之百炼千鎚,其功亦良苦矣。正因为吴磊伯有这样的家庭文化熏陶,使得其自幼勤奋好学,饱读诗书。在家乡完成启蒙教育后,考入岳郡联合中学(今岳阳市一中)读初中,1931年毕业后,又考入长沙省立一中。1934年吴磊伯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其时李四光担任系主任。吴磊伯在北京大学学习刻苦发奋,各门功课都是优秀,深得李四光喜爱。

积极参与抗日救亡

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他积极追求进步,投身革命。1935年他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参加“一二九”运动,还作为平津学生南下宣传团成员,在丰台、雄县、保定一带乡村,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6年7月,吴磊伯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由于组织能力出色,被选为北京大学中共支部委员。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首先南迁到长沙,组建长沙临时大学。进入长沙临时大学后的北大党员只有吴磊伯、关士聪、张生力(张干胜)等6人。1937午10月,临时大学成立党支部,这是长沙市抗战期间文教系统成立最早的党支部,也是战斗力最强的党支部。这个党支部为了团结湖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民国学院组成抗日救亡阵线,吴磊伯作为支委负责筹建长沙市大学生抗敌救国联合会。之前他在在省立一中期间, 在“九一八”事变后参与了学生爱国示威游行,活动很有经验,所以吴磊伯组织的长沙市大学生抗敌救国联合会活动开展非常成功。他同时任《民族呼声》编辑、《观察日报》记者,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寻找富矿为国立威

1938年9月,吴磊伯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进入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任所长的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历任研究生、助理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多次随同李四光、张文佑等地质专家,去广西、江西、湖南、贵州、广东、四川、福建等地调查地质构造、金属矿藏、煤矿的分布等情况,收集资料,撰写了一批地质调查材料和地质学术论文。

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保存着一块被誉为共和国“开业之石”的铀矿石,这块“国宝”铀矿,它来自广西富钟县花山乡的杉木冲,1955年1月25日,这块被称之为“决定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制造的石头”被带进中南海红墙之内,当天下午4点,在菊香斋书屋会议室,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在听取了李四光、钱三强的汇报后,中央和毛主席拍板决定制造原子弹。吴磊伯等人发现的“开业之石”催生了新中国原子能的研发,使中央作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为“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奠定了基础。

是吴磊伯和他的同事南延宗最早发现了钟山铀矿。1943年5月南延宗在广西富钟县黄羌坪调查锡矿时,在一个已被开采的锡钨矿的废旧窿口上,看见很多鲜艳的黄色粉末状东西,出于职业敏感,便用刀刮了一些带回去,交给同行吴磊伯化验,想看看是否存在稀有元素。南延宗与吴磊伯对这包神秘物进行显微化学的微量分析。在明察秋毫的显微镜下,两人惊喜目睹,神秘物呈现完美的四面体结晶,这正是铀元素的特征!不敢相信的他们,赶紧又做了照相感光实验,结果无误。为了明确当地铀矿物的产状,这年8月,他们随民国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到广西,途中,再次顺道到富钟县黄羌坪对该铀矿点进行复查,发现这里的铀矿物是沿着一条钨锡伟晶花岗岩脉中的断层面上生长,千真万确是铀矿,这是中国第一次发现铀。吴磊伯和南延宗先生一道,对我国铀矿的发现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贡献卓著,首先指出中国富有铀矿床,证明中国是铀矿富藏国。

1946年,吴磊伯随地质所到南京,继续从事地质研究工作,并加入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和南京科学时代社。

1949年1月,在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地质所工作的吴磊伯等人遵照李四光的意向,组成了护院委员会,抵制了国民党南京政府企图将前中央研究院迁往台湾的计划。南京解放后,协助人民政府和解放军管理地质研究所。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吴磊伯先后任中国科学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东北地质学院教授、中央地质部资料局编译室主任、地质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等职。1956年4月,调任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任副所长,与兼任所长的李四光一起从事地质科研工作。

遵循李四光的思路,吴磊伯与同事一道经过艰苦工作,找到了位于粤赣湘三省交界地的201、211特大型铀矿床。到"二五"末,我国已发现一系列铀矿床,铀产量已能保证我国核工业发展需要,使中国核工业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为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

吴磊伯在工作中特别重视科学实践,注重实地调查,数十年来坚持野外地质调查,跋山涉水,足迹遍及祖国南北。先后考察了广西大埔的白云岩、富贺钟区的铀矿床、象县的重晶石矿床、花山花岗岩脉排列,广东南岭地区铀矿、新丰江水库地区地震地质、海南岛的铁矿和水晶矿,安徽大别山地质构造,湖南湘南区域地质大义山系构造,福建厦门、金门列岛的地质构造,浙江北部火山岩发生方式,山东青岛地质构造,北京西山砾石层等。他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数百万字的科学论文和著作。主要有《广西富贺钟区铀矿之发现》、《对于湘南山系构造的几点意见》、《湖南大义山系构造并略述中国南部走向北偏西十度至二十度之构造关系》、《中国显著的经向构造带及有关的磁力重力异常》、《长期重力下岩石的非弹性变形》、《地质力学简介》等,发表了近百篇地质考察报告和科研论文。《略论中国铀矿分布的若干规律》就是吴磊伯为国寻找富矿的代表作。

致力国际学术交流

20世纪60年代,吴磊伯多次出国考察,进行学术交流。1963年赴匈牙利布达佩斯的罗兰大学考察并参加匈牙利地球物理学家罗兰逝世100周年纪念会,宣读了《中国显著的经向构造带及有关的磁力重力异常》(英文)的论文,受到国外学者的好评。1964年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莱比锡考察,参加国际岩石力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宣读长篇论文《长期重力下岩石的非弹性变形》(德文)。1965年,再赴民主德国出席福来堡矿业学院200周年纪念会,介绍地质力学,并提交《地质力学简介》(英文)的论文,受到与会者的广泛关注。他在小型构造研究上有很深造诣,是中国岩组学及砾组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

成就地质力学地位

吴磊伯献身地质科学事业五十多年,热爱科学,勇于探索,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他在从事地质科学研究与教学,和担负地质力学研究所领导工作期间,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地质科学研究方面,他长期追随李四光先生,是地质力学这门新兴学科的著名学者之一。吴磊伯参予厘定我国经向构造体系和大义山向构造,并对山字型、棋盘格式等构造体系作过深入地研究,丰富了构造体系的内容, 为地质力学的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特别是在小型构造研究方面,造诣很深。他是我国岩组学及砾组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此外,他在矿田构造、地震地质等领域建树良多。

吴磊伯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科研工作难以为继。拨乱反正后,虽然身患多种疾病,仍坚持努力工作,撰写了《一门诞生在我国的地质学科一一地质力学》、《地质力学的发展和探索中的问题》、《北京西门砾石层》等论著。吴磊伯担过任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地质力学分刊》编委会主任等职务。他先后当选为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参与国家大事协商。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学术带头人,他于1951年加入了九三学社,既是中共党员,又是民主党派成员,成为了佳话。

吴磊伯先生对家乡十分关注。1957年,临湘有人向他报告,发现一种矿石,不知道是什么,他要自己的父亲吴秉刚先生到临湘詹桥镇采样送到北京进行化验。他看到结果后兴奋地说,我的家乡发财啦,这是钾长石。从那时起到现在60多年来,钾长石矿业开采一直是临湘的一大富民产业。

1984年12月2日,吴磊伯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吴磊伯为中国地质科研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永远的载入了史册。

参考资料:1、《临湘市志》1996年5月,湖南出版社。

2、《临湘吴氏族谱总谱》2014续修。

3、《吴磊伯传略》1984年12月7日,中国地质科学院。

感谢临湘市吴氏族长吴惟黔先生介绍他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北京与吴磊伯先生交往以及吴氏家族有关情况,提供宝贵资料。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刘明月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