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临湘市财政局2018年工作总结暨2019年工作思路

来源: 临湘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 2019-02-12 09:49 浏览次数: 1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大局,以促发展、惠民生、保运转为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收、支、管、改”四个方面,重点抓好财源建设,需求保障,依法理财,财税改革等方面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2018年财政工作情况

(一)财税收入量质齐升。财政部门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涵养税源、培植财源,积极挖掘税收潜力,大力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保持了财政收入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00168万元,同比增加9960万元,增长11%,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收入目标任务,我市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其中税收收入完成85562万元,税财比达到了85.4%,这是在省厅强制下达我市非税收入不得超过1.6亿元的任务后,我们没有依赖非税收入的增长虚增收入,全市财税征收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85.4%的税财比不仅创造了临湘历史新高,而且在全省也名列前茅。财税收入的平稳增长,使得我市财政保障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二)民生保障务实增效。一是保障“三保”资金足额发放。2018年我市财政部范围“三保”支出经费足额预算193264万元,包括了保工资112153万元、保运转10665万元、保基本民生70446万元。全年,我市财政严格按照年初预算执行,确保了“三保”支出及时足额发放到位。二是积极立项争资减轻本级负担。2018年,我局积极对接上级有关部门,争项目、争资金,全年争取财政项目资金5.5亿元,较上年增加8120万元,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年初下达的4亿元立项增资任务。同时,通过与省厅多次汇报,积极争取,在我省明确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省与市县共同财政事权范围,按新政策执行的支出责任分担方式,我市由省直管县类的一档提升到二档,省级补助系数由原来的60%提高到70%,进一步减少了我市本级配套资金支出,节约了财政资金。另外,通过积极与省里对接汇报,争取或有债务转化,将我市7354万元或有债务转化成一类债务,降低了政府偿债压力。三是支持办好民生实事。继续加大了民生工程支持力度,重点推进城镇就业、农村公路养护、农村安全饮水、薄弱学校改造等民生工程,将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实施民生工程,2018年完成民生八项支出25.7亿元,同比增长14.9%。四是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财政部门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全面落实政策,继续加大投入,全年全市共投入扶贫项目资金3600多万元,瞄准脱贫指标体系,重点聚焦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贫困户增收长效机制。五是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财政部门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心,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大乡村投入力度,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财政投入700多万元,用于环境卫生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整合各类资金2282万元用于补贴村民集中建房;争取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项目资金4000万元,用于江南、黄盖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投入770万元保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顺利实施;完成财政奖补项目117个,项目投入2061.5万元;拨付村级组织运转保障经费1741万元。

(三)财税改革蹄疾步稳。一是现代预算制度日趋完善。加大了预决算公开力度,在政府门户网站集中统一公开了全市166家部门单位以及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的预决算情况;同时,我市预算草案报告、转移支付情况、政府债务情况、三公经费情况等8个方面的情况也进行了公开,覆盖率达到了100%。另外,全市197家预算单位申报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172家预算单位申报了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体系日渐完善。二是国库改革向纵深推进。今年,国库将新设单位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了预算单位和预算资金集中支付全覆盖,并实施了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改革。组织了全市400多会计出纳一对一培训,新上了国库动态监控系统,对各预算单位的资金使用,在集中支付网上实行动态监督和控制,实时接收代理银行和预算单位信息,全程监控财政资金支付活动,充分发挥动态监控的威慑、警示、纠偏、规范作用,推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三是债务风险防控持续发力。截止2018年8月31日,我市政府债务、政府隐性债务及其他需要关注的债务合计为124.49亿元。其中:政府债务(即系统内债务里的一类债务)17.49亿元,已通过债务置换全部转化为政府债券形式,到期后将通过再融资债券进行置换;政府隐性债务51.02亿元,其他需要关注的债务55.98亿元。根据财政部对我市债务风险评估测算结果,我市综合债务率为17.63%,负债率为26.76%,在全省排名76位,在岳阳六县市中排名第四。目前,我市已经制定了十年(2018-2028年)的政府隐性债务偿债方案,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化解风险:1、增收争资。全年申请到位各项政府债券3.5亿元,争取项目资金22.35亿元,完成土地出让收入3.48亿元,交易耕地指标2.4亿元,盘活处置闲置国有资产0.57亿元。2、节支减项。行政事业单位一般性支出压缩5%以上。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务接待费征收政府调节基金,控制线以下征收6%,超出部分征收200%。压缩由政府部门和平台公司作为业主的项目27个,减少投资41.48亿元。3、推进改革。我市已经启动平台公司转型,拟将原有的7家平台公司整合为2家,目前清产核资、方案制订已经陆续开展。另外,实行工程款支付改革。2018年及以后新开工项目工程款支付模式,由三年支付完的“四三三”模式,改为四年支付完的“三三二二”模式。4、严格管理。采取严控增量、优化存量、减少总量的方式,设立综合债务率100%的警戒线,对各单位债务实行动态监控;市财政每年安排偿债准备金4000万元以上。负有政府性债务的镇(街道)建立偿债准备金,每年分别从本级年初预算中安排3%、从体制结算补助中提取50%、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15%、从国有资产(资源)处置收益中安排50%作为偿债资金。通过政府融资平台或政府债务资金建设的项目,有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的单位,其收费收入的30%专项用于偿债。2018年,我市通过借新还旧、融资发债、出让土地、清收清欠等多种渠道,已偿还本息15.49亿元。5、压实责任。明确市级领导牵头负责落实各自分管领域的各项化债措施,各镇(街道)、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制定相应方案,确保化债工作整体推进。通过以上措施,我市的债务风险完全可控,我们完全有信心也有能力打赢防范重大风险这场攻坚战。

(四)财政管理防控并举。一是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在资金审批环节上,由原来的实质性审核改为程序性审核,不搞变通,坚决杜绝公款私存和账户套现等现象发生;在专项资金管理上认真落实信息通达、公开公示、抽查巡查制度,做到公开透明,合理合法;在财政资金台账管理上,分类分项设置基本支出、项目资金、惠农资金等,每日登记台账,每月清点库存,确保清晰明了。二是强化财政监督检查。为加强债务监督,防范财政风险,我们对平台公司整合开展了专项检查,为我市平台公司的整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2018年民生项目资金及时录入“互联网+监督”管理平台,深入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督查和交叉检查、预决算公开检查、财政收支情况检查和扶贫资金专项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报市纪委责令问题单位进行整改。三是严格投资评审和政府采购管理。进一步规范财政投资管理,加强财政工程项目款支付监督,全年共完成预、结算评审项目683 个,报审造价49.9亿元,审减5.35亿元,审减率为10.7% ;加强政府采购计划管理,固化采购程序,优化采购环境,全年共完成政府采购次数425次,完成政府采购计划3.37亿元,实际采购合同金额2.98亿元,节资率为 11.5%。四是加强“三公”经费管理。我们根据上级文件规定,对我市会议费、培训费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对差旅费标准及其他规定进行了调整,并经市委、市政府、市纪委同意后,印发了相关文件,从2019年1月1日起执行。

2018年,虽然财政改革和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新的成绩,但随着经济发展常态的延续,财政收入增速依然存在趋缓的态势,全市财政将在收支平衡、保障发展、规范管理等方面面临压力。一是财政支出保障任务艰巨。全市步入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本级财政保障范围不断扩大,环境保护、脱贫攻坚、教育均衡发展、社会保障等事关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不断增长,财政支出保障充满挑战。 二是财政收支平衡任务艰巨。一方面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收入要实现平稳增长压力较大,可用财力来源受限,还要消化历史包袱;另一方面是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各项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需要安排大量的财政资金,收支矛盾更加突出。 三是推进财政改革任务艰巨。新一轮财税改革正在拉开大幕,新预算法修订并实施,风险防范追责力度不断加大、税制改革加速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分析把脉,找准症结,综合施策,逐项加以改进解决。

二、2019年财政工作思路

2019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市财政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整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压减本级专项经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实现财政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临湘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

(一)坚持生财有道,壮大财源基础。着力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积极争取中央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全力扶持我市支柱产业、重点项目及重点税源企业发展。加大培植可持续发展财源力度,利用政策发展地方经济,争取项目建设与财力支持。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打造我市产业承接平台,增强产业聚集能力,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准确把握上级积极财政政策支持方向和工作重点,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确保各类财政资金、非普惠性资金有新突破。

(二)坚持聚财有方,做到应收尽收。对照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倒排时间、进度,加强收入调度,确保财政收入均衡入库。综合运用好各种税收征管方式,会同税务部门逐一对接涉税单位,抓好税费清查、纳税评估,确保应收尽收。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加大国土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的征管力度,进一步加强对闲置国有资产处置力度;强化部门联动,合力向上争取转移支付、重大改革试点等各类专项资金支持,壮大我市可用财力。

(三)坚持用财有效,办好民生实事。集中财力办大事,优先保障“三保”支出,把有限资金用于保障、改善民生以及重点社会事业项目;保障干部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发放,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保障政策性待遇;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推动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各项财政惠农补贴政策,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突出精准脱贫工作。完善财政稳定投入机制,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大环境保护和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四)坚持理财有章,增强监督效能。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和整合,妥善处理存量债务,减轻市财政压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加大对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控制力度,努力降低行政成本。进一步加强财政财务日常监管、政府采购、投资评审等专项监管,完善财政监督机制,把监督管理链延伸到财政资金使用的最基层和项目建设最末端,全方位提升监督管理力度。强化预算管理,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加强预算资金绩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做好“过紧日子”和“会过日子”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