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临湘市2017-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 发改局 发布时间: 2021-10-27 11:12 浏览次数: 1

关于临湘市2017-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1年10月23日在市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周伏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就临湘市2017年至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未来五年计划草案,向大会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五年,是极不平凡、极具挑战的五年,克服了经济下行、新冠疫情和汛情的影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干部同心协力、攻坚克难、担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五年来,坚持稳中求进,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6.5%、5.62%、10.5%、8.4%、11.34%、8.4%、9.5%。

一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2017年至今,全市开工建设重大项目304个,累计完成投资327.23亿元。其中:2017年,96个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6亿元;2018年,69个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0.66亿元;2019年,66个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2.37亿元;2020年,85个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3.2亿元;2021年,63个重大项目预计可完成投资95亿元;二是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共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73家,年纳税500万元企业27家,临湘工业园成功创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我市获评中国浮标之乡、中国竹家居用品之乡,羊楼司镇被评为首批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三是立项争资年年攀高。五年来,共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162.16亿元。其中:2017年,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20.6亿元;2018年,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25.98亿元;2019年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26.38亿元;2020年,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项目资金40.2亿元;2021年截止10月20日,全市争资争项到位资金达35亿元。

(二)五年来,坚持产业为重,转型发展实现突破。

围绕岳阳市“12+1”产业链布局,结合临湘市产业发展实际,强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电子信息、新材料、钓具(浮标)、竹木家居、农产品加工、现代物流和文化旅游“7+1”产业链建设。

一是工业转型实现新突破。主动承接岳阳长江百里绿色经济发展走廊建设,不断深化与城陵矶新港区合作,将土地、资金、项目向园区集聚,实现产业转型。五年来园区共落地项目122个,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增长到27家,培育省级“小巨人”企业10家。园区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先后入驻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项目18个。开工建设中非经贸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为转型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二是农业提质跃上新台阶。发展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7家、岳阳市级19家。浮标钓具产业园入驻企业40多家。羊楼司竹木家居产业园完成了“三园一城”布局。完成了九丰油茶产业园、永巨茶业加工生产、生猪养殖等重点农业项目。全市粮食作物复种面积稳定在84.5万亩以上,年产量34.5万吨左右;三是三产增效呈现新亮点。打造了“6501”、五尖山欢乐世界、竹乡瑶寨、油菜花海、菊博园、十三村“酱”文化博览园等特色景点。新增7家外贸企业,实现“破零倍增”,总投资25亿元的中非经贸产业园将打造成为中非(岳阳)大宗货物工贸产业园,现代物流外贸产业雏形已显。电子商务日收发快递包裹近20万单,我市成功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

(三)五年来,坚持生态优先,生态质量明显改善。

一是生态环境治理得到加强。实施了30家矿山复绿,关停长江沿线非法码头、拆除黄盖湖矮围网围、退出烟花鞭炮企业、造纸企业、粘土砖厂、石灰窑,完成化工企业退出搬迁12家,引导10家企业转型发展新材料产业。圆满完成了上级交办的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黄盖湖被评为省级美丽河湖;二是农村面貌得到改变。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和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专项整治,拆除“四房”97万平方米。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完成改厕3.3万个,治理畜禽养殖污染3000户、黑臭水体1560处。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7个、岳阳市级30个。我市农村宅基地管理模式作为经验在全国推广,龙窖山村列入第二批全国旅游重点村名录;三是城市品质得到提升。持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我市获评省园林城市,再次获评省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清扫保洁实行“机扫+人保+喷雾除尘”三位一体常态化服务,城区重点地段马路市场整治到位,我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改作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问题整改的正面典型在全省推广。

(四)五年来,坚持民生为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是教育布局焕然一新。调整置换市直学校6所,改建、新建学校13所,全市薄弱学校改造达100%,义务教育阶段超大班额、大班额全部“清零”;二是文旅事业发展迅速。我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获评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聂市镇被列入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羊楼司镇获评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桃矿街道获评全国“扫黄打非”先进基层标兵单位,詹桥镇野樱岭被评为中国万亩野樱花摄影创作基地;三是脱贫攻坚圆满收官。2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4163户、12015人全部实现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连续四年进入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市行列。“十三五”期间,完成了658户2449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实现资金承接率、房屋建成率、入住率、拆旧复垦率、后续帮扶率、稳定脱贫率六个100%;四是民生保障全面覆盖。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6万人,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实施棚户区改造10092套、农村危房改造5278户、老旧小区改造12556户。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落实“十四五”期间各项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我们将着眼高起谋篇布局,围绕“三区四市五个新格局”的发展思路,抢抓机遇、奋力作为,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1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2%左右。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新的进步。

三、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未来五年,是我市实施“三区四市五个新格局”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岳阳工作系列讲话精神及中央、省委、岳阳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积极融入岳阳“三区一中心”建设,全力打造“三区四市五个新格局”,奋力谱写临湘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4%,2025年突破500亿元。

——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14.4%,2025年达到25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2025年达到149.2亿元。

——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2025年达到187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

——单位GDP用水量、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降幅达到8%以上。

——预期内碳达峰、碳中和的各项指标要求和技术措施均得到落实。

四、2022-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突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产业提质”战略。

坚持产业为本、创新驱动的总体思路,巩固传统产业、壮大特色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电子信息、建材、绿色化工、钓具(浮标)、竹木家居、农产品加工七大产业链条。

一是巩固传统产业。绿色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矿产和建材产业,推动沿江一公里传统化工企业退出后的转型升级;二是壮大特色特产。着力推动钓具(浮标)产业规模化发展,积极推进钓具产品和功能升级,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以浮标小镇为载体,推进“浮标+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中南地区竹木产品集散中心,壮大竹木精深加工产业,加快“机器换人”步伐,积极推动竹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加速周边竹产业向我市集聚;发挥临湘黑茶特色优势,扩大优质茶园基地,鼓励发展油茶生产加工。科学谋划种植、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实现产业链提升;三是发展新兴产业。以园区为载体,突出融港融产,着重打造临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产业。积极对接和围绕长炼、岳化、己内酰胺大厂及乙烯项目上下游招商,加强与港区的深度合作,发展壮大中非经贸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临港新材料产业园。

(二)聚焦聚力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十四五”期间,共收集整理各类规划项目462个,总投资1228亿元,,其中进入岳阳市“十四五”规划54个,总投资478亿元;进入省项目库218个,总投资868亿元。

一是抢抓机遇争项争资。精准储备一批打基础、谋长远的重大项目进入省、市重大项目库,并提前组织实施;抓住政府专项债券发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补短板等政策机遇,储备包装、精准申报一批项目,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和政策红利;二是突出项目招大引强,始终坚持把项目引进作为“一号工程”,围绕“135”目标,紧盯“三类500”强企业,聚焦“7+1”产业链,精准招商、上门招商,努力提升项目落地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企业投产率;三是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持续开展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对每年明确的项目建设目标,倒排时间进度、细化工作任务、加强督导督办,对项目进度跟踪问效。

(三)加快融港融产步伐,构建融城发展格局。

全面实施“融岳发展”战略,在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与岳阳市空间融合,相互呼应、协调发展。一是优化空间布局,紧跟岳阳“三区一中心”建设,着力构建“一城两片多点”融城发展空间格局。“一城”为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拓展区预留空间,重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合理安排居住、商业、教育、医疗等生活设施,促进人口聚集。“两片”,南片区以桃林、长塘两镇融入岳阳空港水港发展,北片区以滨江产业区为龙头融入新港区发展。从而带动其他镇形成点面结合;二是推进产业融城,坚持以园区兴工、项目立园为主导,重点推进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着力提升园区亩均产值。大力支持园区跨区合作,建设产业联盟和园区共同体,一方面以滨江片区为核心融入新港区和岳阳自贸片区发展,打造沿江绿色创新发展区。另一方面以桃林、长塘为前沿承接岳阳空港产业发展;三是加快交通融城,打通临湘与城陵矶新港区交通动脉,完成临鸭公路改造升级和五大公路。鸭栏码头扩建3个3000吨级泊位,规划建设码头铁路专用线。适时启动滨江通用机场和107东移、G353公路提质改造等骨干道路工程。真正实现融城、融产、融港。

(四)扛稳抓实三农重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好、抓实。一是确保农业稳产增效,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到202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85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35万吨;二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乡村交通、水利、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打造美丽乡村;三是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不断深化产业带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到202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在发展我市楠竹、茶叶、特色种养殖、中草药等特色产业基础上,依托我市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实现农民多渠道增收。

(五)补齐社会民生短板,着力提升民生福祉。加强民生保障。持续将就业作为“首稳”任务,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工作,常态化对接服务工业园区和民营企业用工需求,确保供需精准对接。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依规对重大欠薪违法行为实施联合惩戒。严格兑现各项社保政策,优质高效做好养老、工伤、失业保险经办服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统筹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比重和覆盖率;推进平安临湘建设,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做好信访工作,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建立健全扫黑除恶斗争长效机制,重点整治“毒赌黄”等重点治安问题。

各位代表,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完成“十四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支持下,增强使命担当,不忘初心、奋勇开拓,全力打造“三区四市五个新格局”,为谱写临湘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