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岳阳首部非遗微电影《十三村酱菜的传说》今日杀青

编稿时间: 2020-09-03 11:21 来源: 临湘市文旅广新局 

岳阳首部非遗微电影《十三村酱菜的传说》今日杀青

(通讯员 张日平 李  勇)橙黄橘绿,金风送爽。2020年9月3日,由临湘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监制、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制作的微电影《十三村酱菜的传说》在该市封镜。

十三村酱菜历史悠久,制作技艺独特,起源于三国时东吴大将黄盖屯兵之地——黄盖湖畔,后流布于以湖南临湘为中心的湘鄂赣毗邻地区。2009年2月26日,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确定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打上三国历史文化烙印的十三村酱菜,是一个文化价值极高的文化品牌,又是一个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品牌。

为生动诠释非遗保护的临湘实践,展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邀请专业摄制组专题拍摄了这部微电影,6月16日开始筹备,经过紧张的拍摄,日前影片已圆满封镜,预计今年10月份可完成制作并与观众见面。

微电影《十三村酱菜的传说》由本土专家周钢编剧,该剧,以十三村酱菜制作基地为背景环境,引领观众穿越到三国时期,了解十三村酱菜的传说,通过男女主角故事情节的发展,自然地将十三村酱菜制作技艺和优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三村工厂景区景点展现在观众面前。故事梗概:赤壁之战前夕,黄盖率领的十三屯水军在太平湖(黄盖湖前身)紧张操练,由于这些兵士主要来自于黄盖的家乡零陵少数民族地区,因吃不惯训练地区的伙食,加上水土不服而严重影响了士气,黄盖妻子白云,带领随营家属,开始用老家的传统技艺,制作酱菜,兵士们吃了家乡的酱菜后,士气大振。后被周瑜命名为十三屯酱菜,考虑到十三屯建制的军事秘密,又改成十三邨(古通屯)酱菜。赤壁之战后,吴军北上,黄盖之子黄炳便将这个祖传技艺赐予了他身边的一名黄姓兵士,该兵士是太平湖本地人,后来解甲归田做起了十三邨酱菜,更名为十三村酱菜,该酱菜名称沿袭至今。影片拍摄期间,剧组采用了航拍、摇臂等方式在各景点连续拍摄。工作人员不顾高温天气,在拍摄现场吃罢盒饭随即投入工作,尽管汗流浃背,但大家没有怨言。由于长时间在太阳下拍摄,导演、摄影师、录音师、男女主角等皮肤都被晒得黝黑。剧组废寝忘食、敬业奉献的精神让人感动。影片导演严格要求、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更是令人敬佩。

剧中演员大部分由青少年学生饰演,最小的才5岁,要抱着10来斤的坛子在逼仄的小路行走,实属不易,但他们从不叫苦叫累。而是头顶烈日,不计报酬,不言辛苦,用心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宣传十三村酱菜尽自己微薄之力,他们的奉献精神被大家纷纷点赞。

近年来,临湘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注重实效,先后在市多所学校挂牌成立“传统文化进校园”基地,频频开展非遗研学实践活动,排演了多部课本剧并参加社会各种展演比赛,屡获大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临湘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2020年9月3日

图为微电影《十三村酱菜的传说》剧组一行

图为十三村酱菜地窖拍摄现场